-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北工程大学普通地质学ppt转换成word第十五章岩石圈的运动doc.doc
普通地质学课件
主讲人:杜振川 周俊杰
河北工程大学
勘查教研室
第十五章 岩石圈的运动
第一节 大陆漂移
第二节 海底扩张
第三节 板块构造
大陆漂移
大陆彼此之间以及大陆相对于大洋盆地间的大规模水平运动﹐称为大陆漂移。
德国的魏格纳(A.Wegener)在1912年,从南美大陆和非洲大陆边缘形态正好可以拼接起来的现象入手,搜集了两个大陆在地质构造、岩石、化石和古气候等方面的大量资料,发现它们的相似性和可连接性之后,提出了大陆漂移说。
魏格纳认为:较轻的硅铝质的大陆块体就像一座座块状冰山一样漂浮在较重的硅镁层之上,并在其上发生漂移;
全世界的大陆在古生代晚期曾连接成一体,称为联合古大陆或泛大陆,围绕联合古大陆的广阔海洋称为泛大洋;可能由于某种作用力的影响,自中生代开始,泛大陆、逐渐破裂、分离、漂移,形成现代海陆分布的基本格局。
大陆漂移的动力机制与地球自转的两种分力有关:向西漂移的潮汐力和指向赤道的离极力。较轻硅铝质的大陆块漂浮在较重的黏性的硅镁层之上﹐由于潮汐力和离极力的作用使泛大陆破裂并与硅镁层分离﹐而向西﹑向赤道作大规模水平漂移。
泛大陆存在及大陆破裂﹑漂移的主要证据有:
大陆边界的形态
古气候的证据
古生物的证据
地质构造与岩石分布
其它方面的证据
1、大陆边界的形态
魏格纳起初曾从发现大西洋两岸大陆的轮廓非常吻合,似乎大陆沿大西洋发生过裂开和漂移得到启发。
魏格纳作了一个很浅显的比喻。他说,如果两片撕碎了的报纸按其参差的毛边可以拼接起来,且其上的印刷文字也可以相互连接,我们就不能不承认这两片旧报纸是由一大张撕开来的。
他又从地质上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后发现,相邻大陆在地质上有许多相似性与可拼合性
大西洋两岸的海岸线相互对应﹐特别是巴西东端的直角突出部分与非洲西岸呈直角凹进的几内亚湾非常吻合
2、古气候的证据
石炭纪-二叠纪时在南美洲﹑非洲中部和南部﹑印度﹑澳大利亚都发生过广泛的冰川作用。这些地区除南美洲和南极洲外﹐目前都处于热带或温带地区。
与此同时﹐在北半球除印度以外的广大地区并未找到确切的晚古生代冰川遗迹﹐相反却见到许多暖热气候的生物化石。这表明上列出现古冰川的诸大陆在当时曾相连接﹐为一个统一的大陆。
3、古生物的证据
古生物学家早就发现,大西洋两岸古生物群具有亲缘关系。如巴西和南非石炭-二叠系的地层中均含一种生活在淡水中的爬行类──中龙化石﹐而迄今为止世界上其他地区都未曾发现。
又如主要生长于寒冷气候条件下的舌羊齿植物化石广泛分布于非洲﹑南美﹑印度﹑澳大利亚﹑南极洲等诸大陆的石炭-二叠系中。而这些大陆现在所在的气候带却不相同。4、地质构造与岩石分布
大西洋两岸的美洲和非洲﹑欧洲在地层﹑岩石﹑构造上遥相呼应。
例如北美纽芬兰一带的褶皱山系与西北欧的纳维亚半岛的褶皱山系相对应﹐都属早古生代造山带﹔
非洲南端和南美阿根廷南部晚古生代构造方向﹑岩石层序和所含化石相一致。
非洲南部二叠系岩层在开普山脉向西延伸,这种岩层也出现在南美洲的布宜诺斯艾利斯。
岩石和地质构造的证据
5、其它方面的证据
现代科学的发展为大陆漂移提供更直接的证据﹕精确的大地测量的数据证实大陆仍在缓慢地持续水平运动﹔古地磁的资料表明许多大陆块现在所处的位置并不代表它初始位置﹐而是经过了或长或短的运移。
大陆漂移沿着两个方向:一个是大陆向西飘移。这是地球受到太阳和月球的吸引而产生的潮汐摩擦阻力,使地球的自转速度减缓,发生向西的拖曳作用;
另一个是大陆由极地向赤道方向运动。这是由地球旋转产生表层的离心力所致。离心力在赤道最大,两极最小,结果使两极地区的物质都有向赤道集中的趋势。
美洲大陆由于受到较强的向西的拖曳力,它落后于欧洲与非洲的运动,因而在美洲大陆与欧、非大陆之间裂开、分离后,形成了大西洋。
美洲西岸的岩层受拖曳力影响,发生挤压褶皱形成一系列山脉,这就是纵贯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
印度原是位于南极大陆附近,因不断向北漂移终于与欧亚大陆相接,发生碰撞和挤压,形成了巍峨的喜马拉雅山脉。
第二节 海底扩张
美国的赫斯和迪茨在地幔对流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海底扩张说。这一学说认为,地幔物质从大洋中脊和大陆裂谷处上升涌出,涌出的地幔物质冷凝形成新的洋底,随着这个作用不断进行,新上涌侵入的地幔物质把原已形成的洋壳向裂谷两侧推移扩张,致使洋底不断新生和更新。当扩张着的大洋地壳遇到大陆地壳时,受阻便俯冲到大陆地壳之下的地幔中,逐渐熔化而消亡。达到新生和消亡的消长平衡,从而使洋底地壳在2~3亿年间更新一次。
海底扩张的证据
1)大洋中脊及中央裂谷系的发现
2)海沟及贝尼奥夫地震带
3)海底磁异常条带
4)大洋盆地岩石的形成年龄及厚度变化规律
5)转换断层
1)大洋中脊及中央裂谷系的发现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艘美国军舰“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汽车基础知识(车间协助).ppt
- 汽车基础知识之底盘系统.ppt
- 汽车学校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方案.doc
- 汽车安全技术乘员保护系统.ppt
- 汽车安全技术汽车碰撞安全性设计概要.ppt
- 汽车实践MicrosoftPowerPoint演示文稿.ppt
- 汽车工程系毕业论文5(燃油供给系统的故障检修).doc
- 汽车常见故障与诊断.ppt
- 汽车底盘传动系.ppt
- 汽车底盘新技术绪论.ppt
- 河北工程通信系统仿真ASK,汉明码.doc
-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教学楼外墙保温XPS挤塑板施工方案.doc
- 河北开封宋城雅居豪宅项目整合推广策略提案p营销执行方案.ppt
- 河北省保定市初中毕业生调研考试(二)物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
- 河北省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主观题训练题集.doc
- 河北省初中生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说明数学白河记.doc
-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5学高二英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A卷.doc
-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5学高二英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B卷.doc
-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5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英语试题.doc
-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届高三英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B卷(含解析,复习班).doc
最近下载
- DB 14T 2122—2020地质灾害调查规范.pdf VIP
- 高速铁路的养护维修—高铁精密测量控制网.pptx
- 俄语学法指导八年级全一册答案.doc VIP
- 4.6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第1课时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逆定理)(教学课件)-2025-2026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湘教版2024).pptx
- 卫星互联网行业报告:卫星互联网建设与应用.pptx VIP
-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钻井井场设备设施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清单.pdf VIP
- 09SMS202-1埋地矩形雨水管道及其附属构筑物(混凝土模块砌体)清晰版建筑工程图集 .docx VIP
-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资料.ppt
- TGSS型水平刮板输送机.doc VIP
- 医学ppt--肥胖心血管疾病.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