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战国策.pptVIP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03战国策.ppt

古代史书的类型 谱牒类(世系、本纪……) 纪年类(春秋、年表……) 档案类(尚书、逸周书……) 诏令奏议 故事类(国语、战国策……) 《战国策》 《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代的史料汇编,杂记东西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之事33篇。其时代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国,约二百四十年(前460-前220)。书名或曰《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大概是秦汉间人杂采各国史料编纂而成。后来刘向重加整理,定名为《战国策》,遂相沿至今。 《秦策一》 (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镒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羸縢履蹻,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犂黑,状有归色。归至家,妻不下紝,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苏秦喟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 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踵,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   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镒,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于苏秦之策。不费斗粮,未烦一兵,未战一士,未绝一弦,未折一矢,诸侯相亲,贤于兄弟。夫贤人在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从。 且夫苏秦特穷巷掘门桑户棬枢之士耳,伏轼撙衔,横历天下,廷说诸侯之主,杜左右之口,天下莫之能伉!    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侧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 ,盖可忽乎哉?” 《战国纵横家书》 1973年底,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出土大批帛书,其中一部分,经文物考古工作者整理研究,共27章,325行,11000多字,定名为《战国纵横家书》。其中11章内容见于《战国策》和《史记》,文字大体相同。另16章,是佚书。这部大约编成于秦汉之际,类似后来刘向重编《战国策》所根据的关于纵横家言的辑本。其中佚书为司马迁、刘向所未见,为战国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世说新语·雅量》: 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乐毅献书报燕王 选自《燕策》。《战国策》无篇题,此为编者据文义所加。 教材所收即为乐毅回答燕惠王的信的内容。 上古以“书”表示“书信”义,杜甫《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上古的“信”不当“书信”讲,连中古的“信”字也不当“书信”讲。 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下七十余城,尽郡县之以属燕。三城未下,而燕昭王死。惠王即位,用齐人反间,疑乐毅,而使骑劫代之将。乐毅奔赵,赵封以为望诸君。齐田单欺诈骑劫,卒败燕军,复收七十城以复齐。燕王悔,惧赵用乐毅承燕之弊以伐燕。 燕王乃使人让乐毅,且谢之,曰:“先王举国而委将军,将军为燕破齐,报先王之雠,天下莫不振动,寡人岂敢一日而忘将军之功哉!会先王弃群臣,寡人新即位,左右误寡人。寡人之使骑劫代将军者,为将军久暴露于外,故召将军且休计事。将军过听,以与寡人有隙,遂捐燕而归赵。将军自为计则可矣,而亦何以报先王之所以遇将军之意乎?” 望诸君乃使人献书报燕王曰: 假-借-伪 上古汉语“借用”这个概念,多用“假”,少用“借”,中古以后才多用“借”。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左·僖五) 与真相对,先秦用伪不用假(真假之假是后起义),伪本义为人为,引申为虚伪、虚假。 怨-恨 怨 1.心怀不满,埋怨:不怨天,不尤人。(论·宪问) 2.仇恨、怨恨:“恩怨分明”【程度深】 恨,遗憾: 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恨者。(史记·淮阴侯列传) 商女不知亡国恨。 顧 《三国志·吴志·周瑜传》: 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唐·李端《听筝》: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頁:顔、顛、題、領、項、頗、頓、須、頌 曆-歷 曆:曆数,日曆; 歷:经歷。 前者间或可写作“歷”,但后者一般不用“曆”。 薊丘之植,植于汶皇。 《史记·乐毅列传》 :蓟丘之植,植於汶篁。 《集解》:徐广曰:“竹田曰篁。谓燕之疆界移于齐之汶水。” 《索隐》:蓟丘,燕所都

文档评论(0)

ganpei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