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1.ppt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现代文学史1.ppt

第二章 20年代的小说创作 第一节 鲁迅的小说创作 生平与创作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先在绍兴任教员,后到北京政府教育部任佥事。新文化运动的杰出先驱。 1.鲁迅的小说创作主要有三部:《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 2.三部作品创作的历史文化背景。 3.《呐喊》《彷徨》的人物和思想。 鲁迅的小说涉及人物较多,主要是两类,即:农民和知识分子。 首先是农民: 爱姑(《离婚》)性格泼辣,但在故作姿态莫测高深的七大人的面前一下子丧失了斗争的信心,最后败下阵来。 祥林嫂《祝福》)因为两次死了丈夫,所以担心将来下地狱会被两个丈夫撕抢,所以就按照迷信的游戏规则捐了门槛,但鲁四老爷一声你放着,就让她的希望彻底破灭了。在封建的夫权和神权的压榨之下,在社会的冷酷。 阿Q(《阿Q正传》)是鲁迅笔下最为知名的人物形象。这是一个乡村小无赖,一个流浪汉的形象。他的性格的核心是精神胜利法,他健忘,他自欺欺人,他以丑为美,以丑骄人,他畏强凌弱。他歧视女人,但又要传宗接代。他也有革命的冲动,但主要是投机革命,他所理解的革命就是古代的皇帝上台,就是抢劫才财产和女人,就是仇杀。 在许多的时候,农民在鲁迅的笔下只是一种必须给人物的身份,而并没有多少的职业性特征。很显然,鲁迅往往是把他们作为国民性的象征体来看待的,利用这些人物的形象来达到揭示国民处境和揭示国民劣根性的目的。所以说鲁迅的农村题材的小说与乡土有关但是又不是乡土小说。 其次是知识分子形象: 老一代知识分子主要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那些得势的知识分子,如赵太爷、丁举人、鲁四之流(《阿Q正传》《孔乙己》),他们或在科举上有所作为,或是地方的财主,总之,通过种种途径,他们成为封建社会中的得势的知识分子,但是这些人品德恶劣,为富不仁,凶残暴虐。 另一类是那些落魄知识分子,如孔乙己(《孔乙己》)、陈士成(《白光》),科举不中,生计丧尽,落入社会。 中年知识分子形象在鲁迅的小说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基本可以分为四类: * * 一类是如高尔础(《高老夫子》)、四铭(《肥皂》)这样的一些知识分子,他们既与旧学无所研究,对旧道德也无自信,但却装腔作势,作出一副学者和道德家的模样,其性格伪善、庸俗。 另一类是魏连殳《孤独者》)、吕纬甫《在酒楼》、疯子(《长明灯》)那样的知识分子,他们应该是五四中的知识分子,他们对封建的道统 进行了勇敢的反抗者。还有像《祝福》中的“我”这样的知识分子,困于利己与利他之间,显得老成和狡黠。 青年知识分子中,子君和涓生(《伤逝》)是代表。他们反抗封建礼教,又缺乏经验,最后败下阵来,或死或亡,但却提供了许多教训。在鲁迅的笔下青年知识分子的形象较为单薄,《药》中的夏瑜则较为理想化。 (2)思想意义: A。鲁迅小说创作的主要目的在于对封建主义的批判和对国民性的揭露。 B。探索了知识分子道路, C。反映和折射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社会生活。 4.《呐喊》《彷徨》的艺术成就 (1)典型化的手法。“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典型手法;具有个性的人物形象与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的契合,以及这样的人物形象具有文化象征的符号学意义,即人物形象具有深远的文化意指。 (2)表现手法的多样性。抒情的,如《伤逝》中的抒情手法的广泛运用;白描的,如《风波》中对七斤嫂和八一嫂等人状态的描写;象征的,如《药》中的“药”和夏瑜和华老栓之“华夏”对中国民族的暗喻和象征; 心理分析的,如对阿Q在被杀之间仿佛看见一群狼的描写;戏仿的,如《阿Q正传》中对于中国古代史传和民间文学“大团圆”结局的模仿和结构。 (3)结构形式的多样性。抒情小说,如《伤逝》;传记体,如《阿Q正传》;日记体(手记体),如《狂人日记》;速写式,如《鸭的喜剧》。 (4)生动精练的语言。用精练的语言画眼睛,如祥林嫂“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木核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桓銎蜇ち恕!(《祝福》)。白描的语言,如写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孔乙己》)。 现实主义的深广性。对中国现代小说的划时代意义。 5.《故事新编》别具一格的历史小说:采用幽默、讽刺和戏仿和游戏拼贴等手法。将历史与神话进行现代化处理。《理水》中的学者们对于大禹是人是虫的讨论;《补天》中女娲粗壮的大腿下那个穿西装的小人的设置;《起死》中对避世

文档评论(0)

ganpei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