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杜洪波老师理论法讲义5-10.11》.doc
目 录
第一篇 法理学35表 3
第一讲 法的概念和本质 3
第二讲 法的形式和特征 4
第三讲 法的价值 5
第四讲 法的作用 7
第五讲 法的要素 8
第六讲 法的渊源 11
第七讲 法律体系 13
第八讲 法的效力 14
第九讲 法律关系 14
第十讲 法律责任 16
第十一讲 法律适用 17
第十二讲 法律推理和法律解释 19
第十三讲 法的演进 22
第十四讲 法与社会 24
附录:法理三言得分法 27
第二篇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10表 29
第一讲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理论 29
第二讲 依法治国 31
第三讲 执法为民 32
第四讲 公平正义 33
第五讲 服务大局 35
第六讲 党的领导 35
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法治中国”的论述 36
第三篇 宪法学35表 40
第一讲 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 40
第二讲 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2
第三讲 中国的选举制度 47
第四讲 中国的国家结构 51
第五讲 宪法效力 52
第六讲 中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54
第七讲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56
第八讲 国务院及地方政府 57
第九讲 国家主席 58
第十讲 特别行政区制度 60
第十一讲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2
第十二讲 当代中国的法律监督制度 64
第十三讲 宪法的特征和历史 66
第十四讲 宪法的分类与实施 68
第十六讲 宪法的渊源和结构 69
第十七讲 宪法基本原则 70
第四篇 中外法制史18表 71
第一讲 中国古代的法律思想 71
第二讲 中国古代的民事法律制度 71
第三讲 中国古代的重要法典 72
第四讲 中国古代的司法原则 74
第五讲 中国古代的刑事法律制度 76
第六讲 中国古代的司法机关 77
第七讲 中国古代的法制改革 78
第八讲 中国近代的法律制度 79
第九讲 罗马法 81
第十讲 英美法系 82
第十一讲 大陆法系 83
第五篇 司法制度与法律职业道德32表 85
第一讲 司法原理 85
第二讲 法律职业道德概述 90
第三讲 审判制度 91
第四讲 法官职业道德 93
第五讲 检察制度 98
第六讲 律师制度 99
第七讲 律师事务所和律师执业行为规范 101
第八讲 法律援助制度 104
第九讲 公证制度及公证员职业道德 105
2014年指南针理论法学130表
内含:
1.法理学35表
2.宪法学35表
3.法治理念10表
4.中外法制史18表
5.法律职业道德32表
第一篇 法理学35表
第一讲 法的概念和本质
表1:法的概念—什么是法?不同学派有不同观点,这些众多学派可以大致归结为两大立场:实证主义法学派与非实证主义法学派
争议焦点 法与道德之间是否具有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基本类型 1.实证主义:法与道德无必然联系,着眼于“实定法” 权威制定是法的首要要素—分析法学派,代表人物:奥斯丁、哈特 社会实效是法的首要要素—社会法学派,代表人物:庞德、埃利希 还有学派认为:权威制定、社会实效均是法概念要素 2.非实证主义:法与道德有必然联系,着眼于“应然法” 内容的正确性是法的唯一要素——古典自然法学派 第三条道路:内容正确性+权威性制定+社会实效——综合学派 【典型考题】
关于实证主义法学和非实证主义法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13年·88题)
A.实证主义法学认为,在“实际上是怎样的法”与“应该是怎样的法”之间不存在概念上的必然联系
B.非实证主义法学在定义法的概念时并不必然排除社会实效性要素和权威性制定要素
C.所有的非实证主义法学都可以被看作是古典自然法学
D.仅根据社会实效性要素,并不能将实证主义法学派、非实证主义法学派和其他法学派(比如社会法学派)在法定义上的观点区别开来
表2:法的本质—法的本质是什么?与“法的概念”一样,不同学派也呈现出不同观点。
1.古代自然法学派 (1)法的本质:“自然规律” (2)代表人物:古希腊时期法学家以及中国古代的法律思想家 2.古典自然法学派 (1)法的本质:“人的理性”,强调法律的“道德性”、“人权天赋”;认为法律起源于社会契约。 (2)代表人物:孟德斯鸠、洛克、卢梭,等等 3.历史法学派 (1)法的本质:“民族精神” (2)代表人物:萨维尼 4.功利法学派 (1)法的本质:“趋乐避苦”、增进幸福;强调“成本-效益”分析 (2)代表人物:边沁 5.神学法学派 (1)法的本质:上帝意志”;法律起源于“神的创造”。 (2)代表人物:奥古斯丁、阿奎那 6.分析法学派 (1)法的本质:权威制定 (2)代表人物:主要以奥斯丁、哈特为代表
——奥斯丁名言:法是主权者的命令
——哈特名言:法律是规则体系 7.社会法学派 (1)法的本质:“社会实际运行”; (2)代表人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