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一历史15 16课.ppt
古代 近代铁路的发展 通讯工具的变迁 ——电报、电话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3、报刊业的繁荣阶段 (1)表现: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报刊业出现了一片繁荣景象。报纸的总数从1978年的186家,发展到2000年的2 007家,日报的读者超过10%。刊物的种类也急剧增加,由1978年的930种增加到2000年的8 725种。 (2)作用: 扩大了信息含量,拓宽了报道领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二、影视事业的发展 1、电影事业 1895.2,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为他们发明的“连续摄影和放映的机器”申请了专利 1905年11月,北京丰泰照相馆的老板任景丰,在自家照相馆中的露天空地上,拍摄了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部电影──京剧《定军山》。这部电影的主演是京剧界须生泰斗谭鑫培。 任景丰 谭鑫培 * 第15课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木船、马车、轿子 百姓步行 动力:人力、畜力 特点:速度慢 1881建成由唐山到胥各庄的唐胥铁路 ——中国铁路诞生的标志 光绪二年(1876)沪淞铁路通车,中国人就是在这儿,第一次听到了火车的汽笛声 我国最早的铁路--沪淞铁路 1909年9月24日中国人设计的第一条铁路 ----京张铁路通车 詹天佑 民国以后:(1912-1949) 进展缓慢,西南、西北与内地没有铁路 新中国:铁路发展迅速 京九铁路全线通车 京九铁路泰和赣江大桥 深圳湾跨海大桥 青藏铁路 青藏铁路从西宁至拉萨全长一千九百五十六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气候条件最恶劣的高原铁路。中国铁路建设者破解并攻克多年冻土、高寒缺氧和生态脆弱“三大难题”的严峻挑战,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创新精神。 火车机车演变 蒸汽机车 (解放型) 内燃机车 (1958年) 电力机车 (韶山号) 高速列车 (广深线) 磁悬浮列车 (2003年上海) 和谐号动车组 1902年3月,上海租界出现一种能够在街上自动行驶的四轮怪物,这就是汽车。 20世纪初,上海开始出现汽车 上海最早引进的公共交通工具是有轨电车。最早的电车为一节车厢,车速很慢,乘客可随时上下。 1956年7月14日8时,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批12辆“解放牌”载重汽车,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的诞生。 汽车和公路交通发展 1990年,中国一汽安装了奥迪轿车组装线,日生产能力达50辆。如今,中国成为奥迪在德国本土之外的第三大市场。 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于2003年正式成立。如今,正以强大的实力与德国进口的奔驰汽车争夺国内的市场。 晚清中国创办的最早的近代航运企业。首次打破列强的垄断局面。 轮船招商局 冯如 冯如和他的飞机 中国客机 春 望 杜甫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古代的通讯方式 书信(带信、飞鸽、驿站) 烽火 交通、通讯工具发展的影响 4.负面影响: 1.交通更便利、信息传递更快捷、简便,开阔人们的视野,促进人们思想观念转变 3.促进生产方式变化,提高效率,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 2.促进生活方式变化,加快生活节奏,提高生活质量,使生活多姿多彩 ▲造成如环境污染、能源紧缺等 ▲造成城市交通拥挤 一、报刊业走向繁荣 法国著名哲学家伏尔泰曾经说过:“报纸的故乡在中国。”唐代就出现具有新闻传播初步功能而且只是在官员间传阅的报纸。 思考: 我国报刊业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请大家阅读课本内容,整理出我国报刊业。 1、报刊业的形成阶段 表现: 19世纪中前期,外国人在华办报 外文报:《中国丛报》《万国公报》 中文报:《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申报》 2、报刊业的发展阶段 (1)表现: ①戊戌变法时期《时务报》; 辛亥革命时期《民报》;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新青年》。 《时务报》由黄遵宪、汪康年、梁启超在1896年创办 。 《民报》是中国同盟会机关报,1905年11月创刊于日本东京。 《新青年》,由陈独秀1915年9月在上海创办。第一卷名《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名《新青年》,一般笼统地称为《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作用:成为宣传改良、革命和新文化的武器,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重大启蒙作用。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红色中华报》《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 。 作用: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③、新中国初期《人民日报》;“文革”时期不少报纸停办。 作用: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主意舆论工具。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