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表达交流《直面挫折学习描写》素材:《写出景物的特征》(新人教版必修2).docVIP

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表达交流《直面挫折学习描写》素材:《写出景物的特征》(新人教版必修2).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表达交流《直面挫折学习描写》素材:《写出景物的特征》(新人教版必修2).doc

写出景物的特征 写作导引 景物描写似乎人人都会,但要写出景物的特征,就没有那么容易了——须了解与之相关的因素,然后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描写。 一、具体生动地写出景物的特征 ⒈景物的特征 “景物的特征就是某处景物在形态、布局、格调、氛围等方面区别于他处景物的地方; 换言之,它是一处景物所独有的,他处景物不会有或者不会跟它全然相似的。” ①与景物特征有关的因素 A.地域的不同; B.民族的不同; C.时代时期的不同; D.季节的不同,同一季节,甚至是同一天,天气的不同。 当然,还有诸多因素未能列举出来。 ②从比较中发现景物的特征 特征是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特别显著的征象、标志。如果只有一处一景,就没有什么特征可言;实际上景物都是有特征的——不管是天下名胜还是无名景点的景物。而特征是比较出来的。 同是水城,中国的绍兴和周庄,与意大利的威尼斯的不同;同是王宫,中国北京的故宫与法国的凡尔赛宫不同。 同是山水,桂林山水与九寨沟山水不同;同是园林,苏州的园林与杭州的园林不同;同是小街小巷,北京的胡同与上海的里弄不同;同是村寨,汉族的与少数民族的不同。 同是巴蜀的天下名山,素来有“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剑门天下险,夔门天下雄”之说——这里的秀、幽、险、奇的特征,便是千百年来人们通过比较总结出来的。 说到近处,我们每一个人住地附近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有自身的特征,在细心观察的前提之下,通过与他处的比较,这些特征,是不难发现的。 ③具体生动地描写景物的特征 发现和把握住了景物的特征,要将这些特征述诸文字,艺术地再现,则需另外一番功夫了。 A.大笔勾勒——写意:俗称“粗笔”。中国画中属纵放一类的画法,与“工笔”对称。要求通过简练笔墨,写出物象的形神,来表达作者的意向,故名。此技法用于文学创作,则是指粗线条地写出物象的概貌和韵味。例如: 月亮一露面,满天的星星惊散了。远近几座金字塔都从夜色里透出来,背衬着暗蓝色的天空,显得又庄严,又平静。往远处一望那利比亚沙漠,笼着月色,雾茫茫的,好静啊,听不见一星半点动静,只有三两点夜火,隐隐约约闪着亮光。一恍惚,我觉得自己好象走进埃及远古的历史里去,眼前正是一片世纪前的荒漠。 而那个凝视着埃及历史的司芬克斯正卧在我的面前。月亮地里,这个一百八十多尺长的人面狮身大物件显得那么安静,又那么驯熟。都说,它脸上的表情特别神秘,永远是一个猜不透的谜。天荒地老,它到底藏着什么心事呢? (杨朔:《金字塔夜月》) 这段文字,没有写金字塔的细貌,只是简单地勾画出了它在月色中的概貌,却写出了异国情调而又极富诗意,还给读者留下了大量的想象的空间。 B.工笔描摩:工笔,亦称“细笔”。中国画中属于工整细致一类的画法,与“写意”对称。此法用于文学创作,则是指细致地浓墨重彩地写出物象的全貌或是某一特定部位。例如: 再往里走,天山越来越显得优美。沿着白皑皑的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天的巨伞,重重叠叠的的枝丫间,只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骑马穿行林中,只听见马蹄溅起岩石上漫流的水的声音,更增添了密林的幽静。在这林海深处,连鸟雀也少飞来,只偶尔能听到远处的几声鸟鸣。当你下马坐在一块岩石吸烟休息时,虽然林外是阳光灿烂,而在这遮住了天日的密林里中却闪着烟头的红火光。从偶然发现的一棵两棵烧焦的枯树看来,这里也许来过辛勤的猎人,在午夜生火宿过营,烤过猎获的野味。这天山上有的是成群的野羊、草鹿、野牛和野骆驼。 (碧野:《天山景物记》) 这段文字细致地形象地写出了天山的原始森林的特征,特别突出了密林的“幽静”和幽暗——以马蹄溅起的水声衬“静”,以烟头的红火光衬“暗”,颇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之意境。 C.白描:中国画技法。源于古代的“白画”。用墨线勾描物象不着颜色的画法。也有略施淡墨渲染。多数指人物和花卉画。此法用于文学创作上,则是指用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刻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例如: 时候既然是深冬,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 (鲁迅:《故乡》) 这段文字,未加多少修饰,却活画出了上世纪20年代初的中国农村的凋敝破败之景象;一个“横”字用得之妙,几乎无可替代。 D.景物描写与作者的情感、个性因素 文学作品是作者内心世界的外在反映,就景物描写而言,“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描写必然带上作者主观的感情色彩,体现出作者的个性特点。同是朱自清,1924年写的《绿》,格调清新,洋溢着勃勃的生机,反映了这个时期作者勇于进取的激情;1927年写的《荷塘月色》,景色固然是美,但月光是“淡淡”的,云也是“淡淡”的,在写了蝉声和蛙声后,忍不住要说一句“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因为“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孤立的景物描写几乎是不存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ndas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