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油画家要高度重视作品的依托材料.doc
油画家要高度重视作品的依托材料 发表日期:2010-2-8 下午 03:16:26??页面功能:?【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
潘世勋艺术简介 满族,1934年生于吉林省吉林市。少年时期开始自学绘画,1950年入军事院校学习通讯,后在沈阳军区战士文化读物社任美术编辑,开始绘画创作。1955年转业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学习,1960年毕业于油画系吴作人工作室。1984-1986年进修于法国巴黎高等美术学院。长期在中央美术学院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油画系主任、技法材料工作室主任等职。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在国内各类报刊发表油画作品、中国水墨画作品、文学作品插图、书法篆刻等。1960年因创作素描组画《翻身曲》开始饮誉中国画坛,当年成为北京市美协会员,1963年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自1960年至今数十次到青藏高原腹地写生,表现藏区人物风情题材作品成为一生创作的主要部分。代表作有《我们走在大路上》、《扎西德勒》、《新年》、《芒康牧民》、《远方的牧场》、《玉树盛装》等,80年代后多次在国外和台湾举办展览,有大量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及海外收藏家典藏。学术著作有《欧洲传统绘画技法演进三百图》等出版。现为中国油画协会理事、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常务理事。因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和绘画创作的突出成就,享有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荣誉。
近几年搬了两次家,顺便将早年旧画整理了几遍,发现不少画出现色彩变暗,色层开裂甚至局部脱落,其实最早学生时期作品也不过50年,不少画于八十年代的作品才20多年,也有的出现破损迹象。相对于画于纸上的小幅写生油画,大幅布上作品出现问题更要多些,个别画甚至全幅开裂,到了无法修复的地步。经了解和我同辈的或更早一代画家作品,甚至不少年轻画家作品也有类似情况,包括国内各美术馆收藏的一些重要油画作品,这种未老先衰的现象是很普遍与严重的。 当然油画是有寿命的,相对于其它画种,油画并非长寿的品种。埃及保存有三、四千年前地下墓室壁画和莎草纸上绘画,中国也有两千多年前画在绢帛与纸上的胶彩作品留存至今,西方的油画出现晚些,如凡,爱克一些传世作品,历经近700年依然光彩照人,当然他的画不是纯粹油画,而是坦培拉和油混合技巧绘画。文艺复兴时期和巴洛克时代大师,延用类似技巧,作品也都有四、五百年历史。19世纪以后盛行纯油性绘画,技法专家认为这种技法相对脆弱,但我们仍可在西方美术馆中见到大量保存完好的作品。当然有些是经过专家修复,包括“换背”手术才得以重新展出的。 造成油画损坏和寿命不长,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如使用的颜料不好,媒介和上光油不合格,画法不当以及保管不善造成作品受潮受损等等。经我观察:中国近代油画作品,出现色层脱落或大面积深层开裂,排除其它因素,则多数与画布质量有关。中国以前基本没有商品画布供应,画家大都自制画布,选用的纺织物不好或涂料配方不当,都会造成绘画依托物的不稳定。因此引发小面积色层脱落或表层开裂,还是可以设法修复的,但是因画底织物和涂层引发的深层开裂,则很难弥补。上世纪80年代初,上海曾出产一种纯化纤画布,表面很光洁细密,那时商品画布很少,当时中央美院师生几乎人人都买过这种画布,但这种布的纤维弹性很大,加之涂胶过重,油彩层干燥后多出现色层开裂,特别是如画布背后受到撞击,画面则会出现大面积蛛网状裂纹,而且无法修复。使用这种画布不少人,今天已是当代名家,不夸张地说这批画布损坏了中国十年油画。尽管如此,在今天的油画界和美术院校中并非人人都认识到绘画依托材料的重要,我想重新宣传一下有关画布制做的基本知识,还是很必要的。 画布作为绘画的一种依托材料,是十六世纪由意大利威尼斯画派画家率先使用而后推广到整个欧洲乃至全世界的,今天不但油画大多选用画布做基底,而且很多水彩画,丙烯画以及一些混合媒介绘画也画在画布上。十六世纪之前欧洲的祭坛画和架上绘画虽也用布或麻等纺织物,但多是黏贴在厚木板上使用,不像后来主要是绷在木框上使用。在绘画材料学中这种贴布的木板和金属板、大理石板等统称硬底,而用纤维物绷在木框上使用的画布则称为软底。当前古代那种贴布的厚重拼制木板的硬底已很少人采用,但仍有人选用较轻薄的胶合板或纸板来画习作和小幅作品,有时也延用上面贴布的做法。但大多数画家不论画大幅创作或中小幅的习作大多是选用画布,因为它有容易移动方便展览和收藏等优点。 画布由包括做为依托材料的纺织物和涂布上面的涂料层两部分组成,两者与是否适合绘画操作以及完成作品的稳定性和寿命皆有密切关系。 目前适合做画布的纺织品主要是麻、棉和合成纤维等几种。麻有亚麻、大麻、苎麻、黄麻等很多品种,当年威尼斯是欧洲最大的海上贸易城市,亚麻主要是为海船制做船帆,长年经受光照风吹和海水的侵蚀,证明比棉布和黄麻等其它麻类更为牢固耐用。故威尼斯画家也采用它为制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