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出版业,向美国学习,还是从美国的错误中学习.docVIP

出版业,向美国学习,还是从美国的错误中学习.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出版业:向美国学习,还是从美国的错误中学习 (转载) (2011-09-28 17:15:36) 出版业:向美国学习,还是从美国的错误中学习 甘琦 那是本精装小书。灰色封面,中央一枚藏书票图案奇异,在午后的光线下呼之欲出。我忍不住从架上取下来。书名字体很小:《出版业》。翻过深灰色环衬,是更小的书名和简单的出版社标识:V。再翻,小书才通过扉页上的副标题开口说话——跨国公司如何接管出版业并改变我们的阅读。   二○○一年夏天,我再次赴美求学。等待开学的那段日子,我在波士顿一家书店的二楼角落消磨了不少时光。那时我不可能想到,某个下午邂逅的一本书,会和后来的生活轨迹有什么暗合。   当时我正被美国出版业标志性刊物《出版人周刊》(Publisher ,s Weekly)弄得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本书适时出现,还树于林,并带给我历史视野。它以四十年的圈内人经历,描述和分析了战后美国出版业的变迁。其发现是:日益强势的综合传媒集团的商业运营结构,改变了出版的性质,抽空了传统出版业的智性价值、美学价值和社会批评功能,使出版业沦为娱乐业的附庸,从而伤害了民主。作者安德列?西弗林(André Schiffrin)生于一九三五年,不到三十岁就被兰登书屋创始人贝纳特?塞尔夫(Bennett Cerf)任命为其旗下万神殿(Pantheon)社长。三十年后他率众起义,倒戈兰登书屋,一九九○年创立最早的非营利出版社之一——新出版社(The New Press)。由他引发的行业地震,从“物种意义上”重塑了美国出版业景观。   想不到五年后,我受雇于那个V字所代表的沃索(Verso)出版社,在其纽约分社工作。沃索以出版左翼思想家的作品著称,卢卡奇、阿多诺、本雅明、阿尔杜塞、哈贝马斯、詹姆逊、本?安德森、齐泽克等都是它的作者,这在美国具有几乎刺目的批判色彩,而我的职责,首先就是把这个思想库变成现金流,以保障沃索批判的本钱。   深秋的一天,我忽然在办公室接到一个电话,是安德列?西弗林的助理打来的,约我与西弗林先生共进午餐。对这个意外邀请,我很难说喜大于惊或惊多于喜,总之是领略了一个特立独行的出版人的个人风格。   其实我一到沃索上班,就在样书架上找到了《出版业》一书,发现不仅有灰色封面的精装本,还有浅绿封面的平装本,都让人爱不释手。我查过发行数据库,发现累积销量居然高达三万册,版权卖出二十多个语种。中文版由机械工业出版社二○○四年出版。   那是个雨雪交加的日子。我从办公室沿小街步行到同在纽约苏荷区的新出版社。新出版社已不在书中描述的被弃置的房子,而是占了一幢不大的旧式建筑的一层。亚裔执行主编安迪(Andy Hsiao)前来迎我,带我参观开放式的办公空间,一路跟人打着招呼。安德列终于出现。他身着深色呢大衣,扣子扣得中规中矩,那种饱经世故的沉稳,与周围轻盈的风格形成反差。他个子不高,和我握手时没有笑容,几乎省略了寒暄。   在一家泰式餐厅坐定后,他拿出一本书送我,是前些年他们出版的查建英的英文书《中国波普》(China Pop: How Soap Operas, Tabloids and Bestsellers Are Transforming a Culture)。看来让他感兴趣的首先是我的中国背景,说不定还有新出版社和沃索既是同道又是对手的微妙关系。沃索总部虽在伦敦,其纽约分社已运行十多年了,与新出版社在选题和作者上均有交叉。   果然,安德列开门见山:为什么沃索会请你来?听他把“你”字毫不掩饰地加重,我不禁笑道:也许沃索请我是个错误呢。我继而简述了与沃索的渊源。他认真听,不加评论,但气氛变得轻松起来。   接着是典型的“出版人午餐”,交换信息,谈行业问题,评论彼此书目,商讨合作可能。午餐,是纽约出版圈运转的秘密动力。作者与代理人,代理人与编辑,编辑与企划、与发行人,都少不了午餐档的会面,难怪业内人士日常备览的其实是“出版人午餐”(Pudlisher ,s Lunch),一份会员制电子周刊。   “想出什么就出什么”:出版业的天真时代    转年春天,我应邀去安德列家中拜访。   他家位于纽约上城西,老式的赤褐色砂石建筑,一架窄小的专用电梯缓慢升向十六层。一出电梯,赫然就是客厅,两扇大窗几乎将半个曼哈顿尽收眼底。侧面是铺向屋顶的书墙,一扇小门开在底端,一位优雅的老妇人默然进出。我读过安德列不久前出版的自传《政治教育》,断定那就是他二十几岁在剑桥读书时倾心的英国女子。也是从那部自传中,我得知安德列是俄国犹太人后裔,父亲雅克?西弗林(Jacques Schiffrin)曾是法国声誉卓著的伽里玛出版社出版人,纪德、萨特、波伏瓦等巴黎左岸知识分子一度是他家常客。安德列五岁那年,希特勒进军巴黎,他们一家开始了惊心动魄的大逃亡,辗转来到美国……   这一次,我和安德列的

文档评论(0)

youyang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