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文言文部分
七年级(上)
(一)《论语十则》
重点字词及翻译见《掌控中考》106-107页
内容把握
1、谈学习态度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谈学习方法的:学而时习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温故而知新
3、谈修身做人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二、理解默写
1、阐述“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论语十则》中儒家提倡的接人待物的处世之道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论述新旧知识的关系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论述学习应有的谦虚态度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孔子教导弟子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6、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的语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论述友情关系的句子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8、在表示向先进模范人物学习和看齐时经常引用的句子(成语)是:见贤思齐
9、在《论语》中表明一个人能经常检查自己,反省自己的句子是:吾日三省吾身。
10、在艰苦条件下才能真正考验一个人在,在《论语》中,表示这一意思的话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1、《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以为治学的人应该重视品德修养的句子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_
⒉“元方入门不顾”这是否失礼?
示例:(1)、元方失礼——客人既已认错,陈元方就应该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至极,无地自容。这里也应算作“无礼”。(2)、不赞同陈元方失礼,对于一个七岁的孩子不应该如此求全责备。
三、人物形象
陈太丘之友:急躁,无信,无礼,知错就改。
元方:聪敏机智,有胆识,爱憎分明,明白事理、落落大方,正直善辩,懂得维护家人尊严,懂得为人之道。
七年级(下)
(一)、《伤仲永》
一、文章主题
文章叙述方仲永从幼年时天资过人到长大后泯然众人的过程,说明了人的天资与后天成才的关系,强调了后天的教育与培养对发展才能的重要性。
二、阅读理解
1、仲永的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仲永生五年,指物作诗立就(幼年天资聪慧);十二三矣不能称前时之闻(少年才能衰退);又七年,泯然众人矣(青年沦为庸人)。
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1)父亲不使学,(2)受于人者不至。
3、“父利其然也”中的“其”指: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4、仲永的父亲“不使学”的原因是:父利其然也,其具体做法是:日扳仲永环谒于一人。
5、本文的文眼是:伤
(二)、《孙权劝学》
一、成语积累
(1)吴下阿蒙 (2)刮目相待
二、内容把握
孙权是如何劝吕蒙学习的?
通过说吕蒙的身份:“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说明学习的必要性。
用限制性的语气“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来克服吕蒙的畏难心理。
现身说法:“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1)本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桃花林奇异景象)的语句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本文中是什么吸引渔人欲穷其林的?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3)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生活的句子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写出描写挑花源中人们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语句(用原文)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并怡然自乐。()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宁的句子: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人民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或: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精神状态)的句子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本文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a.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8)交代桃源人来历的句子: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思考、(1)本文中第三段描写了桃花源人社会风尚的哪两个方面?(简答):生活幸福;民风淳朴。
(2)本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社会?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陋室铭》(刘禹锡 唐)
《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统领全文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陋室铭》一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