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阳江概况
阳江概况:
阳江市位于广东省西南沿海,是1988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地级市,现辖阳春市(县级市)、阳东县、阳西县、江城区;东与江门市的恩平、台山市交界,北同云浮市的罗定市、新兴县及茂名市的信宜市接壤,西接茂名市的高州市、电白县,南临南海。阳江正在建大型核电站。
中文名称:
阳江
外文名称:
Yangjiang City
别名:
鼍城
行政区类别:
地级市
所属地区:
广东省
下辖地区:
江城区 阳西县 阳春市等
政府驻地:
江城区
电话区号:
0662
邮政区码:
529500
地理位置:
广东省西南沿海
面积:
7813.4平方千米
人口:
260.5万人(2008年)
方言:
阳江话 阳春话 涯话等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马尾岛,东方银滩风景区,北洛湾风景区,珍珠湾等
机场:
阳江合山机场
车牌代码:
粤Q
目录
基本概况
名字来历
经济概况
城市荣誉
阳江名人
自然资源
自然保护区
水力资源
海产资源
矿产资源
旅游资源
风景名胜
阳江新八景
行政区划
历史沿革
阳江方言:阳江话(属汉语语系)
一、概要与文化渊源
二、语音
三、词汇
四、语法
五、保存
六、常用工具书
交通概况
公路:
铁路:
海运:
航空:
阳江人著作
文化节日
基本概况
名字来历
经济概况
城市荣誉
阳江名人
自然资源
自然保护区
水力资源
海产资源
矿产资源
旅游资源
风景名胜
阳江新八景
行政区划
历史沿革
阳江方言:阳江话(属汉语语系)
一、概要与文化渊源
二、语音
三、词汇
四、语法
五、保存
六、常用工具书
交通概况
公路:
铁路:
海运:
航空:
阳江人著作
文化节日
展开
编辑本段基本概况
阳江市位于漠阳江下游,紧邻珠三角,扼粤西要冲。地理坐标为北纬21°28′45〞─22°41′02〞, 东经111°16′35〞─112°21′51〞。东西长112.5千米,南北距132.75千米。陆地总面积7813.4平方千米。总人口260.5万人(2008年)。
陆路距广州247千米,距湛江230千米,距珠海160千米。水路距香港143海里,距澳门129海里。其中丘陵面积占陆地总面积的26.03%,山地面积占42.73%,平原面积占22.17%。海岸线长341.5千米,主要岛屿有30个,岛岸线长49.3千米。地势由北向南倾斜,依山傍海,东北有天露山屏障,西北有云雾山环绕。境内最高山峰为望夫山脉的鹅凰嶂(广东省第二高峰),海拔1337米,最长河流为漠阳江(广东六大江河之一),全长199千米,南北贯穿全市,自北向南流入南海。
据2009年最新统计,市区空气仍保持国家一级标准,海域水质达一类标准,饮用水达标率100%。环境在省内首屈一指,全国也罕见。
编辑本段名字来历
阳江市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阳江来源于“漠阳江”,而漠阳江起名又源阳“莫阳”,阳江最早叫“莫阳”,为什么呢?因为阳江古时候属于古越,居住的多是越人。古越语中,“牛”为“莫”,(阳江现在称“牛”还叫“牛么”);“羊”越语为“阳”,和太阳的“阳”。“莫阳”就是牛羊的意思,这说明古代的阳江曾是牛羊聚居的地方,或者是牛羊集市。江边现有一村,叫牛场村。这条江在莫阳,故此叫漠阳江。中国古代地理立位,山北水南曰阴,山南水北曰阳,我们阳江在江之北,所以叫阳江。古代“青”、“春”谓之东,阳春在江东边,所以名叫阳春。
阳江作为古高凉县、郡的治所,已经有1000多年历史,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阳江”还只是个地域概念,未有具体的城市存在。宋代以前的阳江,作为一个地方的文化、经济、政治中心,也不过是一个地形相对高起来的山坡或土墩而已。 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阳江正式始为阳江县。 宋绍圣四年(1097年)知州丁琏(番禺人)依鼍山(现在江城第一小学周围)筑起一座土城,这就是阳江城的老祖宗。 长期以来,阳江的治地中心都在鼍山脚下,因此阳江又称鼍城。
编辑本段经济概况
??
??
[1]
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641.8亿元,增长15%;人均生产总值约26500元,增长11.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6亿元,增长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5亿元,增长26.8%。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428亿元、贷款余额158.4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24.2%和16.8%。单位生产总值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下降3.5%和12.6%。节约用地取得新成效。
阳江是粤西地区当之无愧的“快马”。2009年的18项主要经济指标中,阳江有11项在粤西位居第一。
阳江是全省经济增速第一集团军中的“快马”。2009年,阳江地区生产总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