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贵州沿河县“沙子空心李”显品牌效应
贵州沿河县“沙子空心李”显品牌效应
2013-06-18 11:16:01 来源:《中国改革报》
□ 本报记者 刘锋山
□ 孙 蕙
贵州省沿河自治县县志记载,沙子空心李从1858年起在沙子镇沙坝村一带开始栽种,因李子成熟后果核与果肉分离,又因该李子主产于该县沙子镇而得名。
就是这样一枚曾经极为普通的山野果子,2006年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2年喜获“贵州省地方标准立项”,如今更是声名鹊起,拥有“贵州第二茅台”、“李子之王”之称,从最初的几千亩发展到现在的4万余亩、从最初的由农户肩挑背驮到市集叫卖到如今客户上门订购、从最初的1元一斤到如今的10元一斤……
3年“星火燎原”4万亩
2010年~2012年,获中央财政现代农业发展资金1200万元及贵州省财政扶贫资金200万元扶持,沿河自治县3年共发展空心李4万亩。
三月的沿河沙子空心李花白了整个南庄村,更炫了游人的眼,来自各地的游客或赏花、或踏青,让这个“冬眠”已久的小山村凭借李花的灿烂再度“醒”了过来。
空心李种植大户张家强的李子林就在村子中央,几条硬化的观光路绕林而修,正是依托这几条观光路的修建,张家强结束了往年肩挑背扛卖李子的历史。
谈起自家空心李最初的种植面积,50多岁的张家强说,那时只能勉强算是“承接父业”。
2001年,从安徽省某铁路局退休的张家强回到老家后一直很苦恼,憨厚老实的他既不懂做生意,也不懂干农活,每天就周旋于父辈留下的200多棵李树间。
于是,“鼓捣”那些他认为会为自己带来不错收入的李树就成了他每天必做的事。
而事实上空心李也真如张家强预想的那样发展起来。
沙子空心李最初的主要种植点在沙子镇和中界乡,全县老果园只有11,000亩。自2005年开始,该县农牧科技局首次投入资金20万元为果农购买或嫁接李苗,这一举措,犹如给果农们吃了“定心丸”般,迅速在全镇掀起了种李热潮,田太平、田应福、肖永先等种植大户就是在那股浪潮下产生的种李风云人物———通过土地流转形式,他们3个人的空心李种植面积逐渐扩大至300亩。
“当初就是凭自己的一股子闯劲儿,加上政府又是提供树苗,又是免费技术指导,还发放种植肥料,这对于我们农民来说,真是给了很大的支持了!”如今每年仅空心李收入就有近100万元的田太平谈及当初到处借钱、贷款发展空心李种植的举动,仍是感慨不已。
同样,当地政府更是将“沙子空心李”作为支柱产业,采取了“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积极向外招商引资,加大栽培管理技术投入。
“自2005年开始,每年新增空心李嫁接苗都在10万株以上,新建果园2000多亩,到2008年沙子空心李的栽培面积达到1.7万余亩。”沙子镇党委书记陈浩说。
张家强的李园也从父辈留下的200棵发展到了1000余棵,仅2012年收入就超出了20万元。用他的话说,这些李子现在成了他的“摇钱树”,撑起了他正在念大学的儿子和女儿的所有费用。
而沙子空心李真正迎来种植高峰,应该是在2010年~2012年。
2011年在贵定召开的“中央现代农业项目汇报会上”,时任沿河自治县县委副书记、县长的张翊皓就该县推荐的精品水果沙子空心李项目进行了详细介绍和汇报,赢得了与会相关专家的高度认可。
“会后,中央财政现代农业发展资金对空心李的扶持在2011年、2012年,由2010年的300万增加至450万!”沿河县委书记张翊皓说。
短短3年时间,该县就发展空心李4万亩,而目前全县空心李种植总面积是61,000亩。当然,这期间也包含了2011年省200万元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支持。
2012年,铜仁市“万元山、万元田、到2015年人均收入达1万元”的“三个万元工程”出台实施,沿河又把空心李产业在全县各适宜种植的乡镇全面铺开。
“仅通过‘三个一万元工程’的实施,根据规划布局,全县现在又发展空心李3000亩。”该县农牧科技局党组书记田勇介绍情况时说。
数据显示,目前该县空心李种植主要分布在沙子、中界等9个乡镇,产区现有8000余户约2.5万人从事沙子空心李的生产管理,2012年仅沙子镇空心李产量就达800万斤,总收入4000万元。
贵州沿河县“沙子空心李”显品牌效应
2013-06-18 11:16:01 来源:《中国改革报》
获准“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从2005年开始,沿河农牧科技局的5位高级农艺师就成了空心李的专职“保姆”。
“从栽种、施肥、到剪枝、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我们的农业技术员都是全程服务,除了到果园现场演示讲解,还对果农送技术服务上门。”交谈中田勇说,针对空心李,该局还开设了“空心李栽培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