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临床医学-生理学讲义.doc
同等学力 硕士学位 考试 生理学讲义第一章
一、绪论
( 一 ) 生理学
生理学研究生物机体的生理功能。
( 二 ) 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
机体内存在 3 种调节机制 :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1. 神经调节
是机体功能的主要调节方式。
调节特点 : 反应速度快、持续时间短、作用部位准确。
基本调节方式为反射 , 指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 , 对剌激的规律性应答。
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5个部分组成
反射与反应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反射活动需中枢神经系统参与
2. 体液调节
体液调节主要指全身性体液调节 , 即由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 经血液运送到全身各处 , 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
调节特点 : 作用缓慢、持续时间长、作用部位广泛
许多内分泌腺的激素分泌受神经调节,称为神经—体液调节。T1
某些组织细胞产生的化学物质可由组织液扩散,改变邻近的组织细胞的功能活动状态 , 称为局部体液调节,或旁分泌。
3. 自身调节
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调节,自身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 三 ) 生理功能的反馈调控
T2
(1) 正反馈 :从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与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
其意义在于使生理过程不断加强,直至最终完成生理功能。T3
(2)负反馈:从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减弱控制部分的活动。
其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T4,5
( 四 ) 稳态与内环境
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称细胞外液为内环境。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组成保持相对稳定——稳态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
( 一 ) 细胞膜物质转运功能
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转运有以下几种形式 :
1.被动转运 被动转运是指物质从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不耗能的转运方式。
(1) 单纯扩散是指脂溶性小分子物质 ,顺电-化学梯度,由膜的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扩散的方式。如 O2,CO2和小分子药物等。T6,7
(2) 易化扩散是指某些非脂溶性小分子物质借助于膜结构中的特殊蛋白质(载体或通道) 的帮助所实现的顺电—化学梯度的跨膜转运
葡萄糖、氨基酸等的转运方式是以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
Na+,K+,Ca2+等离子的转运方式则是以通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
载体和离子通道是细胞膜上的特殊蛋白质
2. 主动转运
主动转运是指细胞膜通过本身的某种耗能过程,将某种分子或离子逆电化学梯度转运。T8
主动转运依靠细胞膜上的离子泵完成。离子泵是特殊的膜蛋白质,具有 ATP 酶的活性,可分解 ATP 释放能量,并供能给离子转运.
Na+-K+泵 简称: 钠泵
细胞膜两侧钠钾浓度不同:
Na+浓度的膜外高;K+浓度的膜内高
Na+-K+泵功能:摄钾排钠
钠泵使 ATP分解,释放能量,进行主动转运,从而维持膜内高钾和膜外高钠的离子分布。
3. 胞吐(出胞)和胞吞(入胞)
(1)胞吐(出胞) 指某些大分子物质或物质团块通过细胞膜从细胞排出的过程。
(2)胞吞(入胞) 指某些大分子物质或物质团块进入细胞的过程。 T9
(二) 细胞的跨膜信号传导
细胞外液中的信息分子 ,同靶细胞膜上特异性受体相结合,再通过跨膜信号传导系统使靶细胞发生变化的.
细胞的跨膜信号传导系统中最重要的有以下两种 :
(1)通过离子通道受体完成
(2)由膜的G-蛋白偶联受体完成
(三) 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
1. 静息电位
静息电位是细胞在安静状态( 未受剌激) 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静息电位膜内电位较膜外电位为负
T10
(l)静息电位的形成
条件包括 :
①安静时细胞膜两侧存在离子浓度差
②安静时细胞膜主要对K+通透,
(2)形成机制 T11
促使K+外移的浓度势能差同已移出K+造成的阻碍K+外移的电势能差相等,不再有K+移动。由已移出的K+形成的膜内外电位差,称为K+平衡电位,就是静息电位
静息电位接近于K+的平衡电位。
Nernst 公式
膜内为负,膜外为正的状态称为极化状态。
静息电位的数值向膜内负值加大的方向变化的过程称为超极。
静息电位的数值向膜内负值减少的方向变化的过程称为除极。
细胞膜去极化后,又恢复极化状态的过程
称为复极。
2. 动作电位及其形成原理
动作电位指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受到有效刺激时,发生快速的、可逆的、可传播的电位变化。
神经和肌细胞,以及某些腺细胞表现出较高的兴奋性,它们只需接受较小的程度的刺激,就能产生动作电位,称为可兴奋细胞 。
动作电位的时相
去极相 上升支 -70~-90mv(+20~+40mv
超射值:膜内电位由零变为正的数值。钠的平衡电位
复极相 下降支 +20~+40mv(-70~-90mv
T10
动作电位的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最新石灰生产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资料.docx VIP
- 船体装配工培训.pptx
- 新版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书面表达及范文.pptx
-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docx
-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英语试题(答案).docx VIP
- 《审计基础》课程标准.pdf
- 2024-2025学年度南京市鼓楼区三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真题模拟检测.docx
- 餐饮服务员岗位培训.pptx
- 寒假放假安全教育主题班会PPT.pptx VIP
- 沪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Unit 1 Friendship 语法 Grammar 特殊疑问句(含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