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加强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doc

加强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 促进企业与员工和谐发展 于 驰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快速推进和日新月异的技术革新,人才问题日益凸现为制约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然而,身在突飞猛进的改革创新时代,广大企业员工在变革、创新、成长,家庭、社会以及个人情感等诸多压力下变得不知所措。一系列问题困扰着他们,使他们无法从纷繁莫测的形势困境中解脱,形成了巨大的心理负担。有的人把活着当成他们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以而采取极端方式自我了结;有的不能正确对待改革发展中产生的矛盾,导演游行、上访、自残等极端事件,造成较为恶劣的影响,导致一系列令人震惊的社会问题。此外,据相关报道称,社会上约80%以上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这种亚健康包括生理的和心理的,处理不好也会酿成事故。   这些现象无疑给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了两个命题:   他们怎么了?   我们怎么办?   事实上,党的十七大报告早就将“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因此,营造稳定和谐的发展环境成为解决上述命题的首要任务。分析企业发展特点,解读员工心理特性,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环境,有效开展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变得非常必要和迫切。这对深化企业改革、推动企业健康发展、缔造和谐企业具有深远意义。 开展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的背景和意义 1.1 从几个案例看当代员工心理嬗变   ——2006年5月28日晚,深圳某公司员工胡某因病毒性脑炎死亡。之前胡某经常在公司加班加点,打地铺过夜。之后的2007年、2008年,该公司相继有4名员工自缢或坠楼身亡,他们生前均透露工作压力过大。在万人艳羡的世界最大电信供应商企业,究竟有人承受不住如此的生命之重。   ——2010年以来,深圳某公司相继发生非正常死亡事件,先后10余名年轻员工选择跳楼方式终结生命,上演了震惊中外的“十三跳”。事后,该公司采取一些积极方式为员工加薪,但不知生者何感,而死者已经不再。   ——2007年,地处贵州的某三线企业员工因集体团购住房6年未收到住房而围堵自家厂大门,形成群体事件,惊动中央高层领导使住房基本得到解决。   ——某基地政策破产对职工安置不妥,造成职工长期围堵政府办公场所进行上访、封堵公路等群体事件。   ……   上述几个案例凸现一个问题,就是作为弱势群体的职工在面对工作或自身利益时,采用了极端的手段来达到极端的解决目的。深圳公司的鲜血是让人痛心疾首;三线企业员工的极端行为虽然维护了自身权利,但却消耗了自身内部元气;三线研究所为何留不住人才,除了地域的影响,与自身的人文环境不无关系。设想如果以上几家单位具有良好的人文关怀环境,及时发现员工存在的异常行为或身体反应,肯定不会出现那么多年轻生命的早逝。如果某基地的政策性破产多为员工的利益着想,或者与员工进行充分必要的沟通,也必不会出现长久上访的不安因素;这些均体现出弱势群体的无法、无助和无奈,他们的处境需要关怀和支持!   上述几个案例可以透视出一些现代企业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工作环境和压力正使员工的心理变得极度脆弱;   ——改革和发展导致企业与外部利益发生局部冲突,进而演变成为企业与职工、职工与企业的不和谐;   ——职工与企业不和谐制约企业发展。   “物不平则鸣,人不平则怨”。以上种种现象和问题的存在,使员工的精神压力也随之加大,压力如果得不到有效的缓解和释放,会使人产生剥夺感、焦虑感、挫败感、不公正感等负面情绪。特别是当事情不遂人愿时,更容易产生焦躁、郁闷、激愤甚至仇恨等情绪。这些对员工的身心健康、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和谐安定都将产生不可低估的消极作用。   因此,在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必须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帮助员工解决思想困惑与矛盾,疏导情绪,保持心理平衡和内心和谐,营造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环境,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和谐发展。 1.2 开展心理疏导与人文关怀的意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对于企业中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而言,明确开展心理疏导与人文关怀的意义尤为重要。   开展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是企业实现快速发展的根本需要。员工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原动力。企业的发展归根结底必须落实到人的发展。在企业发展的不同环境和阶段,如何协调好员工对企业变化而产生的心理变化成为推动发展的必修之课,而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对员工认同发展战略目标、与企业和谐共进将产生文化的根本性影响。   开展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是企业实现稳

文档评论(0)

我的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