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柳宗元诗歌接受的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容提要 柳宗元是中唐时期的一位著名作家,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柳 宗元在寓言、诗歌、小品文、山水游记等各方面都有突出的成就。但是长期以来, 人们多关注于柳宗元的寓言和山水游记,对他诗歌的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从接 受史角度对其诗歌研究者更是寥寥无几。本文从宋代对柳宗元诗歌的接受入手, 全面系统地对上百年的柳诗研究成果加以整理,试图凸显柳诗特色,揭示宋代各 个时期柳诗接受的变化,并考察这种变化背后的文学思想、社会背景、个人的理 论等方面原因。这不仅具有一定填补空白的作用,还可以为以后的柳宗元研究打 造一个坚实的平台,提供可靠的参照和借鉴,为该领域研究的进一步走向深入奠 定基础。 全文分为引言、正文、余论三部分。 引言提出选题的缘由、价值和论文主旨。 正文分为三小节。 第一节,北宋柳宗元诗歌的初步发现。 北宋中期,柳宗元诗歌接受出现了第一个高潮。一、苏轼对柳诗的发明之功及 柳诗地位的提高。苏轼对柳诗“发明其妙”并在以后产生深远的影响。二、苏轼 对柳诗欣赏的原因。本部分主要从四个方面分析这种原因:1、被贬经历的相似。 苏轼与柳宗元同样被贬,之后苏轼便开始理解柳宗元的处境,并注意柳宗元对这 种处境和摆脱方式的描述与表达。2、佛学思想的渗透与对人生的指导。柳宗元与 苏轼在被贬后为消解愁闷之情,不约而同向佛门寻求解脱。他们自觉以佛学教义 来调整身心,与佛禅保持着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在他们那里,佛学表现得更为 实用,并且二人都把禅的思维方式用丁.观照自然,并进而在诗歌、诗学理论中表 现了出来。3、诗歌理论与诗歌创作的矛盾。苏轼继承并发展了韩愈诗歌的创作特 点,丌拓了“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彳学为诗”的宋诗特色,但在其诗评 中却时常表现出对新变特点的批评与对唐诗辉煌的怀念。而柳宗元诗歌中既有创 新又有继承的两面性特色,『F符合了苏轼对诗歌的要求——既崇尚新变但又试图 回归唐诗传统。4、由推崇杜甫到欣赏陶渊明的心理取向的影响。由出仕到被贬, 由推崇杜甫到欣赏陶渊明,苏轼的这一心理变化影响了柳诗接受。三、苏轼影响 下的柳诗评价。苏轼对柳诗“发明其妙”后,柳宗元诗歌得到许多批评者的重视, 出现了第一个柳诗研究的高峰。 第二节,南北宋之交柳宗元诗歌的再认识。 南北宋之交,柳诗研究出现多样化趋势,形成第二次高潮。一、南北宋之交 柳诗的评价。对柳诗的评论到南北宋之交时发生了很大转变。随着苏轼对柳诗接 受的影响渐渐淡化,这一时期有了许多与前时期不同的发现,涌现出许多比较新 的观点,其中有代表性的评论来自张戒、陈善、陈知柔和江西诗派的一些评论者。 二、张戒时柳诗地位降低的原因分析。从三个方面对这一原因进行考察:1、历史 背景——外患导致对杜甫的推崇影响到柳诗的接受。南北宋之交,因外患入侵, 国势目趋衰弱,需要大量关心国事、忠君爱国的士人及诗歌作品。因此柳诗不适 应此时的需要而暂时退出研究中心。2、张戒本人的儒家诗论对柳诗接受的影响。 张戒的诗歌主张立足于传统的儒家诗教观,一再强调“微而有礼”,“微婉”,“正 礼”的诗歌主旨,并以之为标准。而柳宗元无论在人品或诗歌内容方面显然与张 戒的要求相差甚远。因此张戒不可能特别赞赏柳宗元。3、对才气的推崇。张戒对 “才气”和“韵”十分推崇,将它放于高于“意…昧”之上而为“不可学”的地 位,因而更倾向于欣赏韩愈的“才不可及”和“变态百出”,柳宗元自然屈居其下。 第三节,南宋后期柳宗元诗歌地位的重新提升。 南宋后期,由于时代背景和文学的自身发展,柳宗元诗歌又一次得到了关注。 一、刘克庄、严羽对柳诗地位的提升。柳宗元诗歌评价的再一次变化至严羽、刘 克庄蔚为大观。严羽认为柳宗元诗歌超过韩愈与韦应物,并认为柳诗“深得骚学”: 而刘克庄将韦、柳并称,将柳宗元地位再次提升至韩愈之上。二、严羽、刘克庄 影响下的柳诗批评。南宋术期,除了严刑、刘克庄之外,其他批评者也针对柳诗 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三、南宋柳宗元地位得到再次提高的原由:1、南宋时政事变 lI 化对诗歌理论的影响。2、文学自身的发展:对“变”之再“变”,变的反拨。3、 柳诗的特点对于柳诗接受的影响。 余论部分是总结宋代对柳宗元诗歌接受的变化脉络,并揭示本文的意义所在。 关键词:宋代柳宗元诗歌接受 IlI

文档评论(0)

hblybd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