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如何推进学校数字校园建设.ppt
数字化校园平台功能演示 演示平台:四川省中小学数字校园云平台 平台网址: 演示功能: 校本资源平台 教学资源库 知识搜索 学习测评系统 …………等等。 校园数字应用带来的影响 学生在任何时间都可以通过网络学习 教师可以开展可视化教学,也可以通过交互,协作资源引导学生互动式学习 老师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接受培训 学校管理者可以自动分配教学任务 可以提高学校管理效率和减少资源的浪费 整个学校变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 可以开展个性化教育 Thank You 四川省中小学数字校园平台 学校数字化校园平台建设 如何推进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 珙县巡场镇第一小学校 蒋 利 E-mail:2118871244@ 背景与含义 模式解决 数字校园 A B 应用与管理 D 基础建设 C 三种建设模式的选择 功能室运用与平台的操作与管理 教育信息化大环境与信息数字化 硬件建设与数字校园软件 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 C 校园数字化是现代化学校的重要标志 A 网络和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的革命性影响 D 校园数字化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措施 B 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和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数字化校园建设背景与和定义 校园网络化 信息数字化 管理智能化 应用个性化 计算机和网 络为基础 教学、科研 管理、技术 和生活服务 环境、资源 应用 构建数字空间,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效率,扩展功能,提高管理水平。 全面数字化 收集 处理 整合 存储 传输 应用 数字化校园建设背景与和定义 24班以下 优点:学校建设投入少,资源整合度高,管理统一方便,维护成本低。 缺点:对区县信息中心依赖度高,信息中心设备投入较大。 24—36班以内 优点:区县、学校共同承担建设投入,投入相对不大,应用系统体现共性,又具有一定个性。 缺点:对区县依赖度较高,需配备技术人员,维护成本较高。 36个班以上 优点:网络功能强(多网合一),管理相对独立,各类应用独具个性,有较强的独立性和独特性。 缺点:建设投入大,人员素质要求高,维护成本大。 分布式部署模式 多网合一部署模式 直通部署模式 数字化校园建设模式 数字校园建设模式简介 (一) 模式一:直通部署模式(城域网+终端) 数字校园建设模式简介 (二)模式二:分布部署模式(校园网+终端) 数字校园建设模式简介 (三)模式三:“多网合一”部署模式(“多网合一”+终端) 数字化校园建设模式选择 遵循国际信息标准和协议 提供开放的网络接口和数 据接口 结合学校现行的校园 网络和硬件状识,充分 利用现有资源 坚持经济适用原则下的技术 进步和可扩充升级的原则 同等价位下尽量选用大公 司,以保证产品后期的延 续和技术支持。 注意结合学校的外部环 境和自身的技术力量 符合学校管理和教学需要 保证系统信息传递、处理 的安全、可靠、准确。 《四川省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指南》 多功能室 校园网络 基础建设 软件平台 数字化校园基础建设 数字化校园基础建设 数字化校园系统平台 人人通 网络学习人人通 优质资源人人通 家校平台人人通 教育管理 学校管理 师生管理 学校、教师 学生、家长 优质资源应用 管理 网络应用 校园网络 数字校园平台应用案例 案例1:宽带网络校校通 让学校接入教育云平台,畅通便捷地使用各种教学资源和应用: 已实现互联网接入的学校,通过保持或提升现有带宽方式,实现教育云平台接入; 未实现互联网接入的学校,可选择通信运营商光纤、ADSL多种方式接入; 在校内和班级教室内提供WLAN和100/1000M以太网接入,支持丰富的教学终端连接网络。 电子白板 电脑 应用加速设备 接入交换机 无线接入点 核心交换机 出口路由器 教育资源平台 防火墙 手机 电子书包 学生数5000名 不低于100M 学校2 教育资源平台 学校2 学校1 学校2 学校3 学校n 学生数3000名 不低于50M 学生数1500名 不低于30M 学生数800名 不低于10M * 案例2:优质资源班班通 通过资源整合及统一标准化管理,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班班通。 教育资源平台 课堂班班通向网络虚拟班级延伸的前景 推进资源统一管理 整合多种媒体格式,实现标准化管理,使区域中的各校各班级互动,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集中式管理和资源共享。 为教师提供信息化教学环境 利用备课、授课等信息系统,可实现优质教学资源随时便捷应用。 案例3:网络学习人人通 通过构建师师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家校互动社区和交流平台,实现学习教学空间人人通。 为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