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定林2次石湖书扇韵3谒荆公不遇.ppt
定 林① [宋]王安石 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 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仍②值月相寻。 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注】 ①定林:寺院名,位于金陵(今南京)。作者罢官后常到此游憩。②仍:又。(2010浙江高考) 1. 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 2.诗人为什么认为“悲虫”也会有“好音”? “宿”和“寻”皆为人的动作,运用拟人手法,把“云”、和“月”人格化。诗人欲和白云对宿,又逢明月向寻,写出在定林流连忘返的愉悦心境。 诗人被罢官后,寄情自然山水,认为只要超越凡尘,便能随处得到自己的快乐,即使悲鸣的虫声也是美妙的音乐。 1背景:王安石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两宫太后、皇亲国戚和保守派士大夫结合起来,共同反对变法。因此,王安石在熙宁七年第一次罢相。次年复拜相。王安石复相后得不到更多支持,不能把改革继续推行下去,于熙宁九年第二次辞去宰相职务,从此闲居江宁府。宋哲宗元祐元年,保守派得势,此前的新法都被废除。王安石不久便郁然病逝。 北宋神宗熙宁九年,王安石第二次被罢相后,归隐金陵。王安石深爱钟山景色优美,常骑驴游玩钟山,疲倦时便到定林庵休息。 首联:漱甘,即用泉水漱口。甘,指泉水。坐旷,坐在空旷的地方。烦襟,烦躁的心情。襟,指胸怀、心怀。 诗人用山中甘冽的泉水漱口,口齿(病齿)生凉,坐在幽寂、空旷的地方,顿感烦躁的心情都宁静下来了。 颔联:面对美景,诗人脱掉鞋子(“因脱水边屦”),在岩石上铺上被褥(“就敷岩上衾”),躺在岩石之上。诗人闲适自得之状,呼之欲出。 颈联“但留云对宿,仍值月相寻”为人称道。诗人欲留白云对宿,恰好又逢明月相寻,两情相契,其乐融融!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将白云、明月人格化,因此,这里的自然之景,已打上了诗人的烙印,是“人化的自然”。 尾联“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突出“真乐”之意趣。抒写自己旷达的胸怀,极富理趣。诗人自问无论何处,皆以道为准,未尝杂有机心,故能得“真乐”,即使听到“悲虫”之音亦感到愉悦。 这首诗即兴即事,展现了作者退归后的生活情形及精神上物我两忘的境界。 次石湖书扇韵(1) 桥西一曲水通村, 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2) 藕花多处别开门。(3) (1)次:次韵,古人“和韵”的一种格式,要求作者用所和诗的原韵、原字按原次序相和。(2) 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西南十里左右),自号石湖居士。(3)藕花:莲花。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诗中涉及到的南宋诗人范成大有治国之才,他曾以资政殿大学士身份出使金国,见金主时词气慷慨,并冒死违例私自上书,为南宋利益竭力抗争,险些丢命。后因与孝宗政见不合,御史趁机弹劾,获罪落职,回到故乡苏州,住进石湖别墅。受石湖美景感染,油然而生归隐江湖之意。 公元1178年,范成大归隐石湖后的第一个生日,姜夔从湖州赶往石湖祝寿。他在看了范成大手中扇子上的题诗以后,做了这首《次石湖书扇韵》来抒发他的感受。 这首诗惜墨如金,不仅描绘了一幅精雅、清幽的石湖图卷,而且传达出画笔难于表现的情韵。 “桥西一曲水通村”,描绘的是江南水乡特有的景色,同时也自远渐近,显现出范成大别墅的方位。湖上烟波浩渺,湖岸林荫繁茂,湖水和溪流相接的岸边滞留着浮萍那绿色的痕迹,作者正是凭借这一点来找到通向村落的道路。 第三句写范成大的别墅远离尘世的喧嚣,实际上也是对主人品格的称颂。范成大以廊庙之才,归隐江湖之上。他在朝时,希望能为恢复中原而竭智尽忠,但不得孝宗的信任,御史便挟私憾攻击,于是他落职退隐江湖。他视富贵如浮云,惟恐再染尘世的污秽,所以“家在石湖人不到”。这里的“人”便是指那些趋炎附势的世俗之人。主人能做到“人不到”,足见他的操守之高。因而他能在退隐中怡然自乐,沉醉于自然美景中。 “藕花多处别开门”,专开门户在荷花繁盛的地方,体现了主人高雅的志趣。把门开在荷花繁盛之处,既是对同道中人的迎接,也是对利禄之徒的婉言谢绝。三四两句,写景实即写人 ,赞扬了主人非同一般的品格和情趣。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答:描绘了一幅山环水绕,村阁隐然,浮萍泛绿,藕花飘香的恬静优雅的隐居风光图。分别写了溪桥横跃,曲水弯流,楼阁隐约,浮萍漂碧,藕花飘香。从视觉与嗅觉等角度渲染出闲适雅寂的石湖风景。 (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答:同意:诗的后两句写范成大由入相到出世,一方面突出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ac四章 新格律诗艺术成就(幻灯).ppt
- (19三100)山西省临汾市汾西县部分学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和实践(名校课模讲座三之100).doc
- (19三105)山西省太原市明德学校(361自主合作)课堂教学模式(名校课模讲座三之105).doc
- (19三84)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贾得一中特色工作之电教应用(名校课模讲座三之84).doc
- (19三99)山西省临汾市汾西县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做法和经验(名校课模讲座三之99).doc
- (19十一23)对重庆市谢家湾小学课程整合改革报道和评说(名校课模讲座十一之23).doc
- (2改)浅析现代中药现状.doc
- (七星阁-借阅并勘误)绝句和律诗固定格式要求.doc
- (上海市教育科学的研究院).ppt
- (新课)中国现当代文学文献检索课(的研究生).ppt
最近下载
- 河南省郑州市第九十三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docx VIP
- 河南省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docx VIP
- 河南省郑州实验外国语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无答案).docx VIP
- 成都鲜生活冷链物流配送优化与风险控制.docx VIP
- 棱镜中文翻译sunny.pdf VIP
- 河南省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及答案.pdf VIP
- 计算机Excel习题及答案.doc VIP
-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doc
- JBT 10215-2020 垂直循环类机械式停车设备.pdf VIP
-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分析.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