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计算机的概念与技术.ppt.ppt
第一章 計算機的概念與技術 和春技術學院 資工系 李鴻鵬 學習目標 瞭解組成電腦的五大基本單元(中央處理器、輸出輸入、資料路徑、記憶體和控制單元) 瞭解電腦的基本工作分類 瞭解電腦的程式運作(由高階程式語言到硬體的實際執行) 瞭解電腦的核心—微處理器(中央處理器)的發展進程 瞭解電腦的週邊設備和網路基本架構 第一節 電腦基本組成 第一代電腦:話說在1940年代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美軍為了計算砲彈發射後的彈道,特別商請在賓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elsivia)任教的Mauchly博士和研究生Eckert設計彈道計算機(也就是第一代的電腦),當時使用了18,800顆真空管的電子元件,當時完成的計算機每秒鐘只能做300多個乘法的計算,這部計算機的體積很龐大,大概有15公尺長、9公尺寬,總重量近30公噸,除了體積龐大,因為真空管容易燒壞,所以使用上並不方便。 第二代電腦:1948年由美國貝爾實驗室(Bell Laboratory)三位科學家Ardeen、Brattain和Shockley共同發明了電晶體,並促進第二代電腦(TX-0)的發展,使得電腦的朝體積更小、重量更輕且計算能力更快,當時完成的電腦使用約800顆的電晶體,此時高階程式語言也跟著開發完成了。 第三代電腦:在1959年,美國德州儀器和Fairchild半導體公司成功開發出積體電路(IC,Intergrated Circuit),其後在1964年IBM公司便使用積體電路開發出第三代電腦(SYSTEM-360型) 。 第四代電腦:也就是眾所周知的在個人電腦(PC,Personal Computer),它是在1975年超大型積體電路(VLSI,Very Large Sacle Intergrated Circuit)問市以後開發完成的,當時小小的一片積體電路晶片裡頭就有數萬個電子元件,除了體積大幅縮小外,它的計算(或運算)速度增快了數千倍,時至今日,在IC製程奈米化的科技發展下,未來的個人電腦應該是每個人都可以一手掌握(體積比手掌還小)的。 電腦基本組成 中央處理器(CPU,Central Process Unit):為電腦的核心,就像人類的大腦,為控制電腦運作最重要的部分。 輸入單元/輸出單元 記憶體 資料路徑 控制單元 典型的處理器與輸出入裝置示意圖 記憶體(memory) (1/3) 一般區分為揮發性和非揮發性記憶體,其中揮發性記憶體只在電腦處於開機狀態下才存在,非揮發性記憶體在開、關機狀態下都存在,如光碟或磁碟 主記憶體(Primary Memory):揮發性記憶體,主要功能為儲存執行中的程式,多由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組成。 次記憶體(Secondary Memory):非揮發性記憶體,儲存非執行中的程式。 記憶體(memory) (2/3) 唯讀記憶體(ROM,Read only Memory):僅能提供資料讀取,不能做為資料寫入,主要儲存不會更動的電腦基本設定資料。 快取記憶體(Cache Memory):儲存較常讀取的應用程式、指令或資料的記憶體。 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須重複使用外部更新電路進行讀取與寫入程序,以防止電荷消失,避免資料因而遺失 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SRAM,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較接近微處理器階層的記憶體多由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組成,SRAM是由多顆電晶體組成 記憶體(memory) (3/3) 暫存器 (1/2) 程式計數器(PC,program counter):儲存CPU所要執行的程式的記憶體位址,雖然PC是以每次累加1計算,然位址的計算一般是以4為1單位並採16進位;如目前讀取0040位址的指令,若沒有其他跳躍或特殊設計,接下來應按次序讀取0044、0048、004C、0050 指令暫存器 (IR,instruction register):儲存CPU所要執行的指令。 堆疊指標器(SP,stack pointer):儲存CPU目前使用的堆疊位址。 暫存器 (2/2) 記憶體位址暫存器(MAR,memory address register):儲存CPU所要存取(或使用來存取資料)的記憶體的位址。 記憶體資料暫存器(MDR,memory data register):儲存CPU所要存取的資料所對應的記憶體位址 分頁位址暫存器(PAR,page address register,呼叫位址暫存器):儲存CPU所要存取記憶體資料的位址。 累加器(AC,Accumulator) N位元的暫存器的範例 一般暫存器多由正反器(flip-flop)邏輯電路所組成,下圖為一個典型的N位元的暫存器的範例(使用正反器組成暫存器)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