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计算机组织与结构电子教案(第3章).ppt
(3)环保护方式 ? 环状保护方式可以做到对正在执行的程序本身进行保护。 图3.52 环保护方式 ? 对主存信息的使用有三种方式:读(R)、写(W)和执行(E);对这三种分别设置访问方式保护; 2) 访问方式保护 ? 采用环式保护和页式保护时将访问方式位放在页表和段表中,使得同一环内或同一段内的各页可以有不同的访问方式,从而增强了保护的灵活性。 ? 访问方式保护是结合上述保护进行的,即在各保护方式中设置访问方式位; ? 在界限寄存器中加一位访问方式位; 3.7 辅助存储器 3.7.1 磁表面存储器 ◆ 磁表面存储器包括磁鼓、磁带、磁盘和磁卡片等。目前,在计算机系统中以磁盘和磁带为主。 ◆ 本节主要介绍磁表面存储器的存储原理、数据的记录方式以及磁盘和磁带的结构及寻址方式。 ? 磁表面存储器主要用作辅存,可存储大量的程序和数据,需要时,调入主存供CPU访问。属I/O设备。 1. 磁表面存储原理 (1) 磁层和磁头 ▲ 磁层是存放信息的介质,由非矩形剩磁特性的导磁材料(氧化铁、镍钴合金等)构成。 ? 磁材料制成的胶涂敷或镀在载磁体上,其厚度通常为0.1~5μm,以记录信息。 ▲ 磁头是实现“磁—电”和“电—磁”转换的元件 ? 磁头中的缝隙形状和尺寸将直接影响记录密度和读出幅度。 (2) 磁表面存储器的读写过程 ▲ 磁头固定,磁层作高速回转或匀速直线运动;在相对运动中,通过磁头缝隙对磁层进行信息存取。 ① 信息写入过程 ? 写线圈中通以写电流脉冲,磁头缝隙处的磁场穿过磁层中一微小区域,使该区域磁层以一定方向磁化,且保持该方向的剩磁(+BR或-BR)。 ② 信息读出过程 ? 磁头与磁层作相对运动,当磁层中记录单元运动到磁头缝隙下面时,在磁头中产生较大的磁通变化,读线圈两端产生较大的感应电势E,经整形、放大后成为读出信号。 (3) 磁表面存储器的性能指标 ? 在磁道中,单位长度内存放的二进制信息的数目叫位密度。位密度的单位为bPI(每英寸二进制位数)。软盘位密度约每英寸4000~10000位。 ① 记录密度 ? 记录密度可用道密度和位密度来表示。 ? 在沿磁道分布方向上,单位长度内的磁道数目,叫道密度。单位为TPI(每英寸磁道数)。 ② 存储容量 ? 指整个存储器所能存放的二进制字数或字节数。它与磁表面大小和记录密度密切相关。 ? 磁鼓容量最小,为几兆字节。磁带容量最大,为若干亿字节;磁盘介于两者之间。 ? 磁盘的平均寻道时间一般为10~20ms;等待时间一般取磁盘旋转一周所需时间的一半。 ? 磁带的定位时间与走带速度和带长有关,带愈长,带速愈慢,其平均存取时间愈长。 ③ 平均存取时间 ? 存取时间应包括定位和等待时间。 ④ 数据传送速率 ? 由于磁表面存储器和主存之间的数据交换常以批量方式进行,故传送速率较大。如软磁盘传送一个字节约为几个微秒,而硬盘每秒可传送几兆字节。 ? 指磁表面存储器完成定位和等待操作以后,单位时间内与主机交换数据的二进制信息量,以位/秒或字节/秒表示。 (4)数据记录方式 ▲ 记录方式取决于写入磁化电流波形的组合方式。直接影响记录密度、存储容量、传送速率以及读/写的控制逻辑。 ? 数据记录方式按写信息电流波形的极性、频率和相位的不同,有归零制、不归零制、调相制和调频制。 ① 归零制(RZ) ? 写“1”用正脉冲,写“0”用负脉冲,一位信息写完后,电流总回归到零。 ? 归零制的写电流波形(图4.50) ? 归零制主要特点 ☉写入前先退磁,两个信息位之间有未磁化的间隙(B=0),记录密度较低。 ☉具有自同步能力,而无需增加附加的同步磁道。 图3.53 ② 不归零-1(NRZ—1)制 ? 写电流只在写“1”时改变方向,写“0”时写电流不变,所以又称作“见1就翻”不归零制。 ? 信息位间无“间隙”,记录密度较高。 ? 存“1”才能读出信号,存“0”无读出信号,故无自同步能力。电流不回到零,功耗较大。 图3.54 ③ 调相制(PM制) ? 利用写电流的相位不同实现写“1”和写“0”。写“0”时,写电流先正后负;写“1”时,写电流是先负后正。 ? 主要特点:无论写1还是写0,在一个位信息期间,写电流相位至少有一次改变。利用记录信号变向,可生成读同步脉冲。 图3.55 ④ 调频制(FM制) ? 写入一个二进制信息时,磁头中通入的写电流的频率是不相同的。 ? 调频制特点: 1) 每记录一个代码时,在两个信息位的交界处,写电流一定改变方向。 2) 写“1”时,写电流的频率比写“0”时的频率高一倍。 3) 有自同步能力。 图3.56 ⑤ 改进调频制(MFM制) ? 改进调频制和调频制的区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机动车辆租赁合同.docx VIP
- 形势与政策论文1500(通用3篇).docx VIP
- 2025年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71).docx
- T∕CECS G:T34-2023 寒区公路隧道设计标准.pdf
- 2014普通铁路质量控制标准和要求.doc VIP
- 2025年新人教版7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课件.pptx
- 第一单元+第2课《缤纷的世界美术流派》-2025-2026学年人美版(2024)美术新教材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江苏省泰州市区县街道社区乡镇村名称统计.pdf VIP
- 行政管理学题库答案.pdf VIP
- 学校食堂采购水果供应协议书.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