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电压技术 吴广宁2课件.ppt
1.1.1 带电质点的产生 2、电极表面的电子逸出 电子从电极表面逸出所需的能量可通过下述途径获得 : (1)正离子撞击阴极 (2)光电子发射 (3)强场发射 (4)热电子发射 电子亲合能:使基态的气体原子获得一个电子形成负离子时所放出的能量,其值越大则越易形成负离子。 电子亲合能未考虑原子在分子中的成键作用,为了说明原子在分子中吸引电子的能力,在化学中引入电负性概念。 因此,外施电压小于 时的放电是非自持放电。电压达到 后,电流剧增,且此时间隙中电离过程只靠外施电压已能维持,不再需要外电离因素了。外施电压达到 后的放电称为自持放电, 称为放电的起始电压。 当棒具有负极性时,阴极表面形成的电子立即进入强电场区,造成电子崩,如图1-9(a)所示。当电子崩中的电子离开强电场区后,电子就不再能引起电离,而以越来越慢的速度向阳极运动。一部分电子直接消失于阳极,其余的可为氧原子所吸附形成负离子。 小结 气体中电离的方式可分为热电离、光电离、碰撞电离和分级电离。 气体放电过程中,带电质点除在电场作用下定向运动,还可能因扩散和复合使带电质点在放电空间消失。 巴申定律 :出现在汤逊理论之前,总结了击穿电压与的关系曲线, 即 电晕放电是极不均匀电场所特有的一种自持放电形式。开始出现电晕时的电压称为电晕起始电压,而此时电极表面的场强称为电晕起始场强。 图1-9 负棒-正板间隙中非自持放电阶段空间电荷对外电场的畸变作用 -外电场 -空间电荷电场 负空间电荷由于浓度小,对外电场的影响不大,而正空间电荷将使电场畸变。棒极附近的电场得到增强,因而自持放电条件易于满足、易于转入流注而形成电晕放电。 图1-10 两种极性下棒-板间隙的电场分布图 (a)正棒-负板 (b)负棒-正板 -电场场强 -棒极到板极的距离 图1-10是两种极性下棒-板间隙的电场分布图,其中曲线1为外电场分布,曲线2为经过空间电荷畸变以后的电场。 (1)正极性“棒—板”气隙中电场畸变 (2)负极性“棒—板”气隙中电场畸变 通过实验已证明,棒-板间隙中棒为正极性时电晕起始电压比负极性时略高。 而极性效应的另一个表现,就是间隙击穿电压的不同。随着电压升高,在紧贴棒极附近,形成流注,产生电晕;以后在不同极性下空间电荷对放电的进一步发展所起的影响就和对电晕起始的影响相异了。 负极性下的击穿电压应较正极性时为高。 (5)长间隙击穿过程 在间隙距离较长时,存在某种新的、不同性质的放电过程,称为先导放电。长间隙放电电压的饱和现象可由先导放电现象作出解释。 长间隙的放电大致可分为先导放电和主放电两个阶段,在先导放电阶段中包括电子崩和流注的形成及发展过程。不太长间隙的放电没有先导放电阶段、只分为电子崩、流注和主放电阶段。 3. 稍不均匀电场中的极性效应 稍不均匀电场意味着电场还比较均匀,高场强区电子电离系数 达足够数值时,间隙中很大一部分区域中的 也达到相当值,起始电子崩在强场区发展起来,经过一部分间隙距离后形成流注。流注一经产生,随即发展至贯通整个间隙,导致完全击穿。 在高电压工程中常用的球—球间隙、同轴圆柱间隙等属稍不均匀电场。 稍不均匀电场间隙的放电特点和均匀电场相似,气隙实现自持放电的条件就是气隙的击穿条件。在直流电压作用下的击穿电压和工频交流下的击穿电压幅值以及50%冲击击穿电压都相同,击穿电压的分散性也不大,这也和均匀电场放电特点一致。 稍不均匀场也有一定的极性效应,但不很明显。高场强电极为正极性时击穿电压稍高;为负极性时击穿电压稍低。这是因为在负极性下电晕易发生,而稍不均匀场中的电晕很不稳定。 从击穿电压的特点来看,稍不均匀场的极性效应与极不均匀场的极性效应结果相反。在稍不均匀场中,高场强电极为正电极时,间隙击穿电压稍高;高场强电极为负电极时,间隙击穿电压稍低。而在极不均匀场中却是高场强电极为正时,间隙击穿电压低;高场强电极为负时,间隙击穿电压高。 电晕的起始电压就是间隙击穿电压。 正离子撞击阴极 光电子发射 强场发射 热电子发射 电子从电极表面逸出所需的能量可通过下述途 径获得 由第一节公式,实际自由行程长度等于或大于xi的 概率为 ,所以也就是碰撞电离的概率。 根据碰撞电离系数 的定义,即可得出: (1-14) 由第一节公式 内容可知,电子的平均自由长度 与气温 成正比、与气压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