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2016学年高二政治同步练习: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doc
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一、选择题
.2015年,雾霾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首发后激起千层浪,引发了空前广泛的社会关注.针对雾霾产生的原因,柴静调查认为燃油和烧煤是产生雾霾的两大罪魁祸首,而中石化方面认为烧煤是主因,燃油只是次因。对此,专家、学者与网民也都提出了不同看法。从认识的主体上看,人们对雾霾的成因持不同的看法,这是因为( )
①不同认识主体对同一客观对象的认识是有差异的
②认识主体的立场不同会导致其对同一对象产生不同认识
③人们的意识活动会随着客观事物的不断变化而变化
④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会导致其对同一对象价值评价不同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从认识的主体上看,人们对雾霾的成因持不同的看法,这是因为认识主体的立场不同、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会导致其对同一对象产生不同认识和评价,②④正确;①不是其原因;③与“从认识的主体上看”的要求不符,故排除。
.一直以来人们对彗星充满无限瞎想。为了解彗星的形成、进化和结构等,欧洲航天局于2014年11月通过“罗塞塔”号探测器向彗星“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核成功发射着陆器“菲莱”。对彗星的科学探测活动将进一步佐证( )
①人类的好奇、兴趣和遐想是推进有关彗星认识的直接动力
②现代科技和探测手段的发展推动有关彗星认识的深化发展
③严密的逻辑和精心的准备能确保彗星探测实践的如期成功
④实践发展提出的客观需要是推进有关彗星认识的根本动力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好奇、兴趣和遐想”只是停留在观念上,没有付诸实践,故①说法错误;严密的逻辑和精心的准备有助于彗星探测实践的成功,但③“确保”过于绝对,说法错误;②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
.在一个宇宙天然“透镜”的扭曲、放大下,天文学家观测到90亿年前一次超新星爆炸形成的被称为“爱因斯坦十字”的四重像。这种爱因斯坦100年前在广义相对论中预测的奇特天文现象,曾在类星体中观测到过,但对超新星而言还是第一次。这佐证了( )
①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②人类认识受客观条件制约
③实践推动认识的发展
④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爱因斯坦科学预测奇特天文现象并得到证实,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①正确;宇宙天然“透镜”的出现对超新星进行了第一次观测,这说明人类认识受客观条件制约,②正确;宇宙天然“透镜”不是实践的结果,故排除③;④材料未体现。
.据报道,天文学家分析150光年外一颗白矮星周围的岩石碎片发现,他们可能是含有大量水分的一颗行星留下的残骸。这是首次在太阳系外发现含水行星的残骸,表明很久以前那里可能有类似地球的宜居行星。这一发现进一步佐证( )
①认识的不断完善决定着实践的不断深化
②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③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不断超越历史条件的制约
④真理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①错误,否认了实践决定认识;③错误,人们的认识水平受历史条件的制约,不能超越历史条件。
.新时期我国的分配制度改革是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展开、递次推进的,它经历了从“部分先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再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等多个阶段的尝试,从而大大促进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分配制度改革的历程表明( )
①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
②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④只有参加社会实践才能获得正确认识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①④观点错误,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而不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就是实践,但获取认识的途径有多个。
.在地球北纬30度附近,有许多神秘而有趣的自然现象。如中国的钱塘江大潮、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加勒比海的百慕大群岛和远古玛雅文明遗址……对这些自然迷团的解释众说纷纭,争执不下。寻求真知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不断发展的过程。据此推断,人们对这些自然迷团( )
A.永远不可能有正确的答案
B.会有阶段性的正确认识
C.只能获得对其现象的认识
D.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永无定论的过程
[解析]A是一种不可知论;C说法错误,认识包括对现象和本质的认识;D中的“永无定论”说法错误。
.古希腊哲学家芝诺曾经说过:“人的知识就好比一个圆圈,圆圈里面是已知的,圆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得越多,圆圈也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这主要表明( )
A.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B.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C.认识的目的是追求终极真理
D.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2016学年高一物理课件:第一章 第一节《认识运动》(粤教版必修一).ppt
- 2015-2016学年高一物理课件:第一章 第二节《时间位移》(粤教版必修一).ppt
- 2015-2016学年高一物理课件:第一章 第六节《用图像描述直线运动》(粤教版必修一).ppt
- 2015-2016学年高一物理课件:第一章 第四节《物体运动的速度》(粤教版必修一).ppt
- 2015-2016学年高一物理课件:第三章 第三节《力的等效和替代》(粤教版必修一).ppt
- 2015-2016学年高一物理课件:第三章 第六节《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粤教版必修一).ppt
- 2015-2016学年高一物理课件:第三章 第四节《力的合成与分解》(粤教版必修一).ppt
- 2015-2016学年高一物理课时提升作业:5.1《曲线运动》(新人教版必修二).doc
- 2015-2016学年高一物理课时提升作业:5.2《平抛运动》(新人教版必修二).doc
- 2015-2016学年高一物理课时提升作业:5.3《圆周运动》(新人教版必修二).doc
- 2015-2016学年高二政治同步练习:7.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doc
- 2015-2016学年高二政治同步练习:7.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doc
- 2015-2016学年高二政治同步练习:8.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doc
- 2015-2016学年高二政治同步练习:8.2《用发展的观点看看问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doc
- 2015-2016学年高二政治同步练习:9.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doc
- 2015-2016学年高二政治同步练习:9.2《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doc
- 2015-2016学年高二政治课时训练:第10课《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人教版必修3).doc
- 2015-2016学年高二政治课时训练:第1单元《文化与生活》单元检测.doc
- 2015-2016学年高二政治课时训练:第1课 第1课时《体味文化》(人教版必修3).doc
- 2015-2016学年高二政治课时训练:第1课 第2课时《文化与经济、政治》(人教版必修3).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