挠性驱动单元和其在仿人双足步行机器人应用研究.pdfVIP

挠性驱动单元和其在仿人双足步行机器人应用研究.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Classified Index: TP242.6 U.D.C: 681.5 Dissertation for the Doctoral Degree in Engineering RESEARCH ON FLEXIBLE DRIVE UNIT AND ITS APPLICATION IN HUMANOID BIPED ROBOT Candidate : Hou Yueyang Supervisor: Prof. Wu Weiguo Academic Degree Applied for : Doctor of Engineering Speciality: Mechanical Design and Its Theory 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Affiliation : Engineering Date of Defence : September, 2014 Degree-Conferring-Institution :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万方数据 摘 要 摘 要 双足步行机器人的研究开始于上世纪 60 年代,经过 50 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机 器人技术领域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人类常速步行着地冲击力为体重的3.5 倍,跑 步着地冲击为 5 倍,最大为 7 倍,人类肌肉具有缓冲减振作用,可在具有外界冲 击时有效保护人体关节,而仿人机器人大多采用减速器等传动装置驱动,缺乏人 类肌腱挠性,无法承受如此大冲击载荷;此外,人们对双足机器人的要求已不是 实现步行运动这个单一指标,还希望让机器人从生物学角度更加与人相似,并且 最大程度上节省能耗,因此需要一种轻型小巧、安装方便、挠性输出的驱动单元 用于机器人步行研究。尽管挠性驱动可以缓冲减振,然而由于钢丝绳的粘弹性, 驱动单元存在回差和滞后,难以实现机器人步行,研究基于挠性驱动单元的仿人 双足步行机器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本文对绳驱动挠性驱动单元及其在双足机器人上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系统的 研究。主要研究了以下几方面内容: 基于粘弹性动力学建立挠性驱动单元动力学模型,对钢丝绳连续介质进行离 散化,将其模拟成微观下由多个弹簧和阻尼构成的粘弹性体,推导挠性驱动单元 输出角度与输入角度以及关节两侧张力的关系,方便进行单元的力控制,算例验 证该模型理论正确性;基于三维可变多义线用宏命令建立“钢丝绳-动滑轮”仿真 模型,挠性驱动单元动力学仿真验证该方法有效性。 为解决挠性驱动单元存在回差和滞后从而难以控制的问题,提出基于张力反 馈和关节全闭环的控制方法。关节位置误差与速度误差反馈是在电机内部位置环 与速度环的基础上引入关节的位置环与速度环,而对弹性变形的速度与加速度前 馈,则是通过弹性变形公式求得钢丝绳伸长量,再根据伸长量求得需要前馈的速 度与加速度,通过实时修改速度前馈系数与加速度前馈系数来达到补偿钢丝绳伸 长量的目的,根据该控制策略设计挠性驱动单元控制器,该控制器实现对挠性驱 动单元的误差补偿。研制挠性驱动单元样机,搭建驱动单元控制系统,通过性能

文档评论(0)

zz9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