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111城市化、财政扩张与经济增长》.pdf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111城市化、财政扩张与经济增长》.pdf

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 :城市化、财政扩张与经济增长 城市化、财政扩张与经济增长术 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 内容提要 :本文探索了中国城市化和财政扩张的原理和机制,分析从工业化主导向城 市化主导的结构转变中,政府行为是如何转变的,其未来的边界与风险又如何。进入新世 纪后,城市化进入相对独立的大发展阶段,土地要素被重估,直接成就 了政府 的 “土地财 政”,扩张了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推动了土地城市化和区域经济增长;但土地的供给特 性和跨期分配效应导致 了宏观风险增加,房地产价格上升过快,阻碍 了人 口城市化,去工 业化特征明显。数量分析表明,土地财政和公共支出扩张虽然对城市化有直接加速效应 , 改变了时间轴上的贴现路径 ,但如果超前的土地城市化不能带来城市 “规模收益递增”效 果,且政府财政收支结构和筹资方式不能转变,则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就会面临挑战。这些 问题均已经出现。转变政府职能,改变财政体制和筹资用资模式,才能推动城市化带动的 经济持续增长。 关键词 :城市化 土地财政 财政扩张 经济增长 一 、 引 言 国际金融海啸的余劫尚未完全消退,西方世界的主权债务危机又不断掀起波澜。当前,主要经 济体美国、欧盟和 日本都深陷债务泥潭,财政政策和货 币政策 “顶天立地”,经济增长困扰重重,主 权信用相继降级,使得世界经济再次遭遇沉重打击 。在全球脆弱格局中,中国经济 2009、2010年的 增长率分别达到9.2%、10.4%,一举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国家财政收入持续高速增长 ,国民 人均收入跨进了中上收入国家区间,成为世界动荡危局中的一个异像。在外部需求受到明显抑制 的不利条件下,中国能够率先从危机中复苏,并且有别于其他主要经济体而 “例外”地实现经济高 增长,不可忽视 的是中国从工业化向城市化转变这一重大发展背景和利好因素。 2O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在外向型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国城市化也开始了其加速历 程 。首先是各类要素从乡村向城市聚集,使城市化率从 90年代末期的约 30%提高到2010年的近 50%。通过要素在空间上的再配置 ,促进了实物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快速积累,引致了大规模的城市 需求 ,形成了经济增长的巨大动力。 其次,伴随城市化与经济高增长,政府财政收入和支出大幅增加。2000年公共财政收入、公共 财政支出仅为 1.34万亿、1.58万亿元,到 2010年达到8.3万亿、8.96万亿元,年均增长 20%、 19%。如按 IMF标准,2010全口径计算的中国政府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更是双双超过 13万亿 元,与两者在 2000年分别仅占GDP的23%相比,2010年都达到 34%,同步上升了近 11个百分点。 作为城市化的重要推动力量,掌控土地资源和公共物品供给的政府成为土地红利和税收增长的受 “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负责人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张平 、刘霞辉。本研究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 课题 “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研究 ”(批准文号 09ZD017)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 目“城市化 、集聚效应与可 持续增长 ”(批准文号llBJY053)资助 。本报告执笔人王宏淼、付敏杰、陈昌兵、刘霞辉、张平。参加讨论的人员包括裴长洪、张连 城、张晓晶、常肷、田新民、赵志君、汪红驹、袁富华、仲继垠、张自然、黄志钢、吴延兵 、张磊、汤铎铎、李成、王佳 。 4 乞垂亩石象2o1一年第11期 益者 。 再次 ,城市化在提供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和财政扩张的正向激励之时,也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 决的问题和挑战。典型的如地价和房价的快速上涨,伴随近年的汇率升值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 涨,带来了制造业成本和城市生活成本的提高,使得中国经济发展较快地从原先的低价工业化过渡 到高价城市化阶段。在既有的分配格局下,资产部门的过快膨胀 ,使得收益 向政府和垄断企业集 中,不同人群、不同地区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社会不安定因素开始增多。面对城市建设和公共福利 支出扩大带来的财政压力和融资压力加大,从中央到地方政府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都出现了快 速的膨胀 ,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问题以及与之关联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更是成为国内外各

文档评论(0)

ycwf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