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硕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提供参考!!!
万方数据
谨以此论文献给这么多年来一直在背后默默爱着
和关心我的人,感谢你们无尽的理解和支持。
陶舒琴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黄河颗粒态及渤、黄海现代沉积有机质的组成和同位素分布特征及源项解析
黄河颗粒态及渤、黄海现代沉积有机质的组成和同位素分布特征
及源项解析
摘 要
由于边缘海较高的生产力和有机碳埋藏,其在全球碳循环中占重要的地位,但边缘
海受陆-海相互作用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加之实际观测相当匮乏,因此,到目前为止我
们对边缘海的碳收支还缺乏定量了解,尤其不清楚埋葬在边缘海的陆源有机质来源和埋
藏的时空格局,进而影响到对整个海洋的汇量评估。受大河影响的陆架边缘海,河流携
带的陆源有机质来源的多样性和时空的可变性使得边缘海沉积陆源有机质来源难以区
分。传输和埋藏过程中陆源有机质的不同降解速率会改变其本身组成和化学性质。本论
文以黄河-渤、黄海跨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2011 年6 月-2013 年7 月间采集的12 个
黄河颗粒物和8 个渤、黄海表层沉积物中几种具有特异性来源的生物标志物的含量、组
成及其δD、δ13C 和Δ14C 同位素值,探讨了不同来源的生物标志物同位素值时空分布
13 14
的主要受控因子,并从分子及其 C 和 C 同位素比值水平上定性且定量地区分有机质
的来源,并估算这些有机质进入边缘海沉积物的相对的时间尺度。通过与黄河颗粒有机
质组成比例的对比研究,初步分析了现代沉积格局下我国陆-海跨系统输送过程中陆源
有机质的迁移、转化规律。
13 14
黄河颗粒物中POC 的δ C 值和 C 年龄(4000 年~4690 年)随时间变化不明显,
14
较老的 C 年龄表明黄河以输送老碳为主,其POC 中现代水体和植被来源的有机质贡
14 14
献很小。短链脂肪酸呈现年轻的 C 年龄(650 年~现代),其 C 同位素值受水生源和
新鲜植被源共同影响,当河流悬浮颗粒物浓度较低时水生源是短链脂肪酸的主要贡献者。
14
木质素酚类呈现相对年轻的 C 年龄(1075 年~现代)且季节波动较大,表明木质素酚
14
类 C 同位素值反映了表层或有机层土壤中新鲜植被输入信号的影响,而植物树叶蜡质
14
和土壤中丰度较高的三种长链类脂生物标志物显示了较老的 C 平均年龄,其中n-C26、
14
、 脂肪酸(1450 年~2180 年)和n-C 、 、 脂肪醇 C 年龄 (1180 年~2170 年)随季
28 30 24 26 28
节的变化不明显,说明这类陆源有机质主要以预陈化的土壤有机质形式存在,受存在明
14
显季节更替的新鲜植被的贡献较小;n-C29、31 正构烷烃的 C 年龄 (2670 年~7550 年)
明显偏老于脂肪酸和脂肪醇,呈现明显的季节周期变化,n-C29、31 正构烷烃的δ13C、Δ14C
随烷烃CPIΣ25~33alkane 的同步变化表明正构烷烃中还存在古老化石源的贡献。
i
万方数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