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三角洲前缘储层构型精细解剖——以辽河油田曙2-6—6区块杜家台油层为例-论文.pdfVIP

扇三角洲前缘储层构型精细解剖——以辽河油田曙2-6—6区块杜家台油层为例-论文.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扇三角洲前缘储层构型精细解剖——以辽河油田曙2-6—6区块杜家台油层为例-论文.pdf

第 24卷 第 2期 天 然 气 地 球 科 学 Vo1.24NO.2 2O13年 4月 NATURAL GAS GE0SCIENCE Apr. 2013 扇三角洲前缘储层构型精细解剖 — — 以辽河油田曙2-6—6区块杜家台油层为例 林 煜 ,吴胜和 ,岳大力 ,闫军生 ,李 斌。,王丽琼 (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 学学院,北京 102249; 2.中国石油辽河油 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 究院,辽宁 盘锦 124000; 3.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新春采油厂,山东 东营 257000) 摘要 :扇三角洲储层是一类重要的油气储层 ,其可动剩余油储量 占我 国碎屑岩储层可动剩余油储量 的 17.4 。fIl前 国内关于扇三角洲储层 ,特别是扇三 角洲前缘储层 的构型研 究甚少,难 以满足此 类油藏剩余油分布预测的需要。为此,以辽河油 田曙 2-6—6区块杜 家台油层为例 ,应 用岩心、测井 和动态资料 ,分析 了扇三角洲前缘储层构型单元的特征 ,明确 了构型的分级 系统,开展 了复合砂体 和单一砂体级次的构型解剖。研究表 明:①研究区发育的储层构型单元包括辫状水道 、河 口坝和溢 岸,不同构型单元形成的复合砂体存在 3种平面分布样式。②复合砂体 内部单一砂体的识别主要 依据其垂向和侧向识别标志,其 中垂向识别标志包括钙质夹层和泥质夹层 2种 ,侧向识-,11】标志包括 曲线特征区域差异、砂体侧 向叠置等 6种。③不同类型单一砂体的规模分布存在差异 ,其 中辫状水 道厚度介于 0.8~6.6m之 间,宽度介于 1。0~400m之 间;河12:坝厚度介于 1.2~6m之 间,宽度介 于 200~710m之间,2类砂体的宽厚之 间均呈现较好的指数 关系。最终,依据研究区储层构型的定 性及定量解剖成果 ,建立 了符合地质模式的三维构型模型,为寻找剩余油及挖潜提供 了可靠的地质 依 据 。 关键词 :曙 2-6—6区块 ;杜家台油层 ;扇三角洲前缘 ;储层构型;识别标志;定量规模 中图分类号 :TE1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672—1926(2O13)02—0335—10 引用格式 :LinYu,WuShenghe,YueDali,eta1.Fineanatomizingreservoirarchitectureoffan—del— tafront:AcasestudyonDujiataireservoirinShu2—6—6block,LiaoheoilfieldfJj.Natura1GasGeo— science,2013,24(2):335-344.[林煜 ,吴胜和 ,岳大力 ,等.扇三角洲前缘储层构型精细解剖—— 以 辽河油 田曙2—6—6区块杜家台油层为例[J].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3,24(2):335—344.] 0 引言 储层构型的概念最早由Miall2【提出,是指不同 级次储层构成单元 的形态、规模 、方 向及其叠置关 我国绝大多数陆上油田,经过多年的注水开发, 系 。储层构型(导致储层 内部形成渗流屏障和渗流 已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 ,剩余油分布情况十分复杂。 差异)是造成大量可动宏观剩余油滞留地下的重要 扇三角洲储层作为一类重要的油气储层 ,其可动剩 原因。因此 ,开展地 下储层构型研究对于老油 田剩 余油储量 占我 国碎屑岩储层可动剩余油储量 的 余油挖潜具有重要意义。近些年来 ,国内学者 3『 17.4 l1],扇三角洲储层的精细研究在油 田开发中 针对地下储层构型开展 了大量卓有成效 的研究,研 后期显得尤为重要。 究对象多集中于河流相和三角洲相储层 ,而针对扇 收稿 日期

文档评论(0)

wyt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