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慈溪市新型农民培训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
慈溪市新型农民培训工作总结和2010年工作思路
开展新型农民培训,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措施,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2006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我市新型农民培训工作始终围绕培养新农民、服务新农业、建设新农村的宗旨,将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列入市十大民生工程之首,逐步建立起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结构合理、类型多样、机制灵活的农民培训体系,形成了具有慈溪特色的培训模式和特色品牌.
一、近三年来的工作回顾
截至2009年11月底,我市2009年共培训农村劳动力13096人,完成宁波市下达年度指标10900的120.1%,其中农业专业技能培训1822人;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3020人;务工农民岗位培训7784人;农村后备劳动力培训470人,农民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发证率达到81.1%,转移就业率达到发证率的85.5%.市、镇(街道)二级财政共投入培训经费1494.27万元(其中师资培养、实训基地建设990.05万元),较好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培训任务.
近年来,我市具体所做的工作是:
(一)实行五个统筹
1.实行培训机构职能统筹.为切实加强新型农民培训工作的领导,慈溪市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农业、劳动、教育的副市长任副组长,有关成员部门主要领导为组员的领导小组.全市各镇(街道)、各有关部门配套成立了培训管理机构,并以镇(街道)成人学校为核心开展培训活动,同时各镇(街道)还在所属村(社区)设立培训点,完善了市、镇、村三级组织网络.
2.实行培训对象项目统筹.按照中央培养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对培训对象项目进行统筹管理,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共设置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127个,绿色证书培训班32个,组织选送了35名优秀农民赴宁波高校进修.
3.实行培训信息服务统筹.为使新型农民培训工作更加适应市场和农民需求,必须加强各类培训资源及信息的统筹整合.为此,慈溪市早在2006年提出并开始建立了资源共享的信息网络平台--慈溪培训网()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新型农民培训信息体系.07年,在市教育局依托天元镇成人中等文化技术学校建立了慈溪农民学习网()打造了慈溪农民的数字化学习平台.09年市教育局又建立了慈溪市终身教育门户网站暨全国首家设立的市民学分银行(),至此,慈溪市具备了完善的新型农民培训信息服务体系.
4.实行培训资源建设统筹.为了更好地发挥培训资源的效果,慈溪市以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和农村成人学校为依托对培训师资、培训教材、基地建设等实行统筹.截止到09年11月份,全市有A类定点培训机构5家,B类定点培训机构14家,其他培训机构7家.全市共拥有专兼职培训教师401人,拥有中级工以上水平382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达到98%以上,初步建立了一支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以双肩挑和兼职教师为补充的师资队伍,从2006年起市财政每年安排了300万元资金对教师进行轮训.全市以统筹规划、整体优化、共享开放、突出重点、统一管理的原则,组建了八大类实训基地.2006年至今,全市累计投入职业学校专业实训基地扩建经费3370万元,专业设备经费7100万元,至目前已经累计完成108个专业实训室建设.其中仅08-09年就投入410万元新建特色培训专业实训室16个.新编改编教材3种,制作专业课件54个,制作播放三北田野专题节目54期.
5.实行培训考核管理统筹.慈溪市新型农民培训始终坚持严管理出高质量的理念,把好培训、鉴定、考核这三个环节.一是把好培训关.坚持日常管理和临时抽查相结合,做到三问一查,问是否上足课时,问到课率是否达到80%以上,问培训质量是否达到要求.查上课效果是否达到良好、教材是否发放、学员是否签到.二是把好鉴定关.完善了考试鉴定流程,学员凭双证(身份证、准考证)参考,考试实行一人一桌,集中批改,专人登分.三是把好考核关.对参与新型农民培训的机构实行年度考核,并按照考核结果进行奖罚.
(二)抓好三项培训
1.抓好专业技能培训.结合我市农民年龄和文化结构,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绿色证书培训、农业学历培训和新生农民培养等.今年,累计系统培训具备农民技术资格专业农民1822人,提高了农民的专业理论知识;举办农业中专班5个,培养种植、畜牧兽医、农村会计、农村经济管理等农业人才205人;127位农民具备了中等学历,极大地提高了我市农民的学历层次.以新浦的丝瓜络产业为例,截至目前,全镇13个村先后开办了以绿色证书为载体的丝瓜络种植技术培训班,约4000余人次接受了培训,其丝瓜种植面积已占慈溪全市总面积的50%以上,为当地农民开辟了一条致富之路.
2.抓好精英农民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