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神经系统ppt6.ppt
神经系统 2. 脑的各部位置和形态 大脑皮层重要功能区 小脑 小脑的功能 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 脑干 周围神经系统 二. 功能 :神经系统是机体主要的机能调节系统。 1)管理全身各个系统和器官,使之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2)调节全身各系统和器官的机能活动,使之适应内、外界环境的变化,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第二节 神经系统细胞结构和功能 一、神经元 1、神经元的结构 二 神经胶质细胞 neuroglia 人类 神经系统含有1013 个 ,约为神经元数目的10倍。 1. 分类 周围神经系统: 施万细胞、 卫星细胞 中枢神经系统: 星形胶质细胞 少突胶质细胞 小胶质细胞 室管膜细胞 胶质细胞的功能 支持和引导神经元迁移 修复和再生作用 免疫应答作用 形成髓鞘和屏障作用 物质代谢和营养作用 稳定细胞外的K+浓度 参与某些活性物质代谢 神经胶质细胞 一 历史 法国哲学家笛卡尔(Descartes R,1595~1650)首先提出反射的概念。 英国生理学家谢灵顿(Sherrington C S,1857~1952)重点研究了脊髓的反射功能。 俄罗斯生理学家谢切诺夫首先提出脑的活动也是反射活动。 巴甫洛夫(Pavlov ,1849~1936)创立了大脑活动的条件反射学说。 二 基本单位:反射弧 反射弧(reflex arc)是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三 反射分类 1、按反射形成的特点 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 2、按感受器作用的特点 外感受性反射 内感受性反射(内脏反射和本体反射) 3、按效应起作用的特点 躯体反射 内脏反射 4、按反应的生物学意义特点 防御性反射 食物反射 性反射 朝向反射 中枢神经元之间的复杂联系是完成反射活动的核心关键。 四 反射活动的基本特征 任何反射活动的出现,都是中枢神经内兴奋和抑制互相作用的结果。所谓反射活动的特征,取决于中枢内部的兴奋和抑制过程。 1. 单向传递 2. 中枢延搁 反射时:从感受器受到刺激到反射活动出现所需要的时间叫做反射时(reflex time)。 中枢延搁:兴奋在突触传递花费时间较多、传递速度较慢的现象叫做中枢延搁(central delay)。兴奋通过一次突触一般需要0.5~1ms。越是复杂的反射,中枢经过的突触数目就越多,反射时也越长。 3. 总和 一般单根神经纤维传入一个冲动,不能引起反射发生,只能引起中枢产生阈下兴奋。 单根纤维的先后多个冲动使阈下兴奋累加起来,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冲动,叫做时间总和。 多根神经纤维的阈下兴奋同时作用于一个神经元累积起来,使它产生冲动,叫做空间总和。 4. 后放(after descharge)。 当刺激停止以后,反射活动还持续一段时间,不立即停止,叫做后放,刺激强度越强,后放时间就越久。 5. 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和易疲劳性 在多次传递兴奋以后,突触的传递兴奋能力下降,则发生疲劳。反射中枢中经过的突触数目越多,越容易发生疲劳。麻醉剂、缺氧、二氧化碳等作用于中枢,均可降低中枢的兴奋性,使突触的传递活动发生改变。 五 反射活动的协调 反射的协调: 反射活动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一定的强度互相配合出现,叫做反射的协调。 反射协调是反射中枢之间兴奋和抑制活动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结果。 反射协调的基本方式如下: 1、诱导 正诱导: 一个中枢的抑制活动,引起另一中枢兴奋活动加强,这种方式叫做正诱导。 负诱导: 一个中枢的兴奋活动,引起另一中枢的活动发生抑制,这称为负诱导。 交互抑制就是一种典型的负诱导。人左右两腿交替行动 作用: 使不同中枢之间的活动协调配合。 2、扩散 扩散:一个中枢的活动(兴奋或抑制)扩布到其它中枢的过程。 作用:使不同中枢之间的活动和反射的强度协调。 3、最后公路原则 主要指传出神经元的活动规律。 最后公路原则: 运动传出神经元接受许多方面的兴奋和抑制信号,都要作用到同一个运动神经元,由这个神经元对信号进行总和,做后决定它发出的运动信息,这称为最后公路原则。 作用:使反射活动的强度恰如其分,具有强度上的协调性。 4、优势原则 一个中枢的兴奋活动成为整个中枢的最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