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校园网在教学中应用.ppt
信息技术在学校中的应用 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学院 陈星火 chenxinghuo@263.net 信息技术的发展 信息技术是研究生物、人类和计算机如何获取、识别、转换、存储、传递、再生以及控制掌握各种信息的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技术。 信息、生物和新材料将是21世纪产业革命的热点。 信息是所知在媒体上的表现形式 信息是依存、依附、依赖于物质的一种文化知识表达形式。信息业不能取代工农商业,只是倍增工农商业。 信息技术主要包括微电子、计算机及软件、网络通信、光电子、人工智能和信息的获取与应用技术;其中微电子是细胞、通信网络是神经、计算机是大脑、软件是灵魂。 信息技术对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学校革命 学生革命 教材革命 教学革命 学习革命 教学管理革命 计算机应用于教育的方式 按功能分类 按对象分类 按作用分类 按功能分类 1.信息技术教育(IT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2.计算机辅助教学 (CAI) 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 3.计算机管理教学 (CMI) Computer Management Instruction 4.计算机辅助学校行政管理 (MI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按应用对象分类(3L模式) 计算机科学基础 学习计算机 计算机基本技能 (学生) 计算机对社会的影响 获取信息 用计算机学习 处理和保存信息 (学生) 交流信息 辅助教学 从计算机学习 辅助测验 (教师) 管理教学 辅助备课 按计算机的作用分类 (3T模式) 计算机作为辅导者 (Tutor) 进行教学和管理工作 计算机作为被辅导者 (Tutee) 学生通过编程使计算机完成一定的任务,以此实现并检验学生的解题思路并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计算机作为工具 (Tool) 学生使用工具软件如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或数据库等进行学习 为了迎接世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挑战,世界各国都把发展信息技术作为新世纪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目标,加快发展本国的信息技术产业,争抢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力图使本国在世界经济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美国自80年代以来进行的以信息化为重点的经济结构调整,成为90年代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原因; 印度经过多年努力,信息产业特别是软件产业得到较快发展; 欧盟、日本等国相继提出了发展信息技术的目标,以期在新世纪成为信息技术强国,为新的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在这样的形势下,我国必须果断地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否则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就会处于劣势。 在过去的十年中,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为了适应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发达国家已经开始把注意力放在培养学生一系列新的能力上,特别要求学生具备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的真伪、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把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作为与读、写、算一样重要的新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素养已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基础。 “校校通”工程的目标 用5至10年时间,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使全国90%左右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上网,使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教育资源,提高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 校校通工程的具体目标 2005年前,争取使东部地区县以上、中西部地区中等以上城市中小学都能上网,这些地区的中小学生都能够学会使用网上资源,学习运用基于网络技术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自主学习;使更多的教师能够利用网上教育资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在西部地区及中部边远贫困地区的县和县以下的中学及乡镇中心小学普遍建立远程教育接收站,通过中国教育卫星宽带网接收系列的优秀教学课和丰富的课程资源,使这些地区广大中小学生能够接受到高质量的基础教育。 2010年前,争取使全国90%以上的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都能上网,不具备上网条件的少数中小学校也可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 校校通工程的四要素 校园网建设是“校校通”工程的基础; 资源建设是“校校通”工程的核心; 教与学的应用是“校校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