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压缩模具设计.ppt
本章基本内容 ★压缩模的类型与结构组成;; ★压缩模的设计(涉及到塑件在模具内施压方向的选择、凸模与凹模配合的结构形式、凹模加料腔的尺寸计算、压缩模脱模机构的设计、侧向分型抽芯机构的设计与装配); ★压缩模的典型结构. 1、掌握按结构特征分类的压缩模结构特点、用途,了解与注射模具结构的不同之处; 2、能读懂压缩模的典型结构图和工作原理; 3、掌握压缩模的设计要点;具有设计中等复杂程度压缩模的能力。 本章重点 ★压缩模的类型与结构组成; ;★压缩模的设计要点; ★压缩模的典型结构 ★压缩模类型的合理选用? ★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确定及加料腔尺寸计算 6.1.1 压缩成型法 6.1.2 压缩模结构组成及类型 压缩成型原理: 将塑料加入高温的型腔和加料室,然 后以一定的速度将模具闭合,塑料在热和压 力的作用下熔融流动,并且很快地充满整个 型腔,树脂和固化剂作用发生交联反应,生 成不熔不溶的体型化合物,塑料因而固化, 成为具有一定形状的制品,当制品完全定型 并且具有最佳性能时,即开启模具取出制品 表7-1 ㈠ 压缩成型的优点 ⑴ 压缩成型工艺成熟可靠,已积累了丰富的经 验; ⑵ 适用于成型流动性差的塑料,比较容易成型大型制品; ⑶ 与热固性塑料的其他成型方法,如压注和注射法相比,成型制品的收缩率小,变形小,各项性能均匀性较好; ⑷ 使用的设备(用液压机)及模具结构要求比较简单,对成型压力要求比较低; ⑸ 成型中无浇注系统废料产生。 ㈡ 压缩成型的缺点 (1)制品常有较厚的溢边,且每模溢边厚度不同,因此制品高度尺寸的精度较; (2)厚度和带有深孔,形状复杂的制品难于成型; (3)模具内装有细长成型杆或细薄嵌件时,成型时压弯变形,故这类制品不宜采用; (4)压缩模成型时受到高温高压的联合作用,因此对模具材料性能要求较高。成型零件均进行热处理。有的压缩模早操作时受到冲击震动较大。易磨损,变形,使用寿命较短,一般仅为20~30万次; (5)不宜实现自动化,劳动强度比较大,特别是移动式压缩模。由于模具高温加热,加料常为人工操作,原料粉尘飞扬,劳动条件较差; (6)用压缩成型法成型塑件的周期比用注塑压注法的都长,故生产效率低。 6.1.2压缩模具的基本结构 1.型腔 2.加料腔 3.导向机构 4.侧向分型抽芯机构 5.脱模机构 6.加热系统 具体见图7-2 6.1.3 压缩模具基本类型 (1)按分型面特征分— 1.水平分型面压缩模具 2.垂直分型面压缩模具 (2)按模具在液压机上的固定方式分 1.移动式压缩模具 2.半固定式压缩模具 3.固定式压缩模具 6.1.3压缩模具的基本类型 (3)按模具加料室的形式分类 1.溢式压缩模 图7-17a 2.不溢式压缩模 图7-17b 3 半溢式压缩模 图7-17c 6.2.2 模具分型面的选择 分型面位置的确定原则与注射模具基本相似: 分型面应设在制品断面轮廓最大的地方;尽可能避免采用瓣合模和侧抽芯;分型面的溢料痕迹应设在制品比较隐蔽和易于休整的地方;将要求同轴度的尺寸设在压模的同一侧,而不宜分置于上下两边 6.3.3 塑料性能与模具结构形式的关系 1.塑料的密度和比容:因此确定加料室的结构形式及体积大小。 2.收缩率:确定成型零件尺寸,脱模方式 3.流动性:确定模具型腔的闭合方式 4.单位压力:可计算成型压力和选择液压机,计算模具强度,分析制品或成型零件受力情况,选择加压方向,确定模具结构与体积大小 6.3压缩模具设计 6.3.1凹凸模各组成部分及有关尺寸 1.引导环(L1)--引导环的高度必须保证当塑料粉达到融化时,凸模必须进入配合环 2.配合环(L2)--配合间隙按照塑料流动性及塑件尺寸大小而定 3.挤压环(L3)--挤压环的宽度B值按塑件大小及模具用钢而定 4.储料槽—供排除余料用,不溢式压缩模的储料槽设计在凸模上,一般在凹凸模配合后留有小空间Z(Z=0.5-1.5mm)做储料槽。图7-22 5.排气溢料槽—用于将成型时产生的气体及余料排出模外。图7-23 7-24 6.承压面—用于减轻挤压环的载荷,延长模具寿命。图7-25,7-26,7-27 7.加料腔—供容纳塑料粉用的空间 ,其尺寸将在后面讨论 6.3.2凸模和凹模配合的结构形式 (1).溢式压缩模配合形式 图7-18 (2).不溢式压缩模配合形式 图7-19 、图7-2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