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文摘要
本文结合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三峡引水工程秦巴段地壳稳定性调查评价”的核心
内容,在搜集整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室内分析测试和应力场数值模拟
试验.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围绕二峡引水工程地壳稳定性评价的关键问题,重点开展了以
下几方面的研究上作:①秦巴地区岩石圈特别是地壳结构和地球物理场特征②新构造运动③活动
断裂④地应力场⑤地震活动⑥岩土体与地面稳定性分析⑦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⑧j峡引水工程
秦巴段工程场地地壳稳定性评价,取得了以下新进展和认识:
I、地质背景
秦巴地区岩Ti圈具有j二部构造线方向呈东两向,r部物理场结构譬南北向,中间为水平流变
层的“立交桥式”=二维结构特征。在中新生代,华北地块和扬子地块的中p‘地壳相向向秦岭造山
带俯冲,相应的秦巴地区的中上地壳分别向南北两侧逆冲,横剖面上基不对称扇形的几何形态。
秦岭造山带经历了中新生代陆内造山运动以后,铸成现今构造线呈东西向延伸的基本构造格架。
2、新构造运动
秦巴地区新构造运动具有继承性、新生性、间歇式抬升以及凹陷与掀斜运动共存的特点。受
岩石圈特别是地壳结构、物质组成和应力环境等网素的影响,该区新构造运动的强度具有北强南
弱.曲强东弱的特点。根据夷平面、剥蚀台地、河流阶地等标志可以将秦巴地区的新构造运动划
造运动的强度有逐渐减弱的趋势,现今秦巴山区以整体的东曲向掀斜运动为主,差异升降运动不
明显。自新生代以来,秦巴地Ⅸ隆升速率总体保持在O.1mmfa—o.2mm/a的水平,这种隆升是非
匀速的,时快时慢,具有间歇式抬升的特点,自中新世中期(17.8MaB.P.)特别是中更新世以来
隧升速率总体在加快,全新世隆升速率最高。依据上述新构造运动活动性的差异,将秦巴地区分
割为一系列的构造区带。
3、活动断裂
住整理分析国内外活动断裂定义的基础上,并结合秦巴地区活动断裂的活动历史,将中更新
世以来有过明显活动迹象的断裂定义为活动断裂。在分析总结国内外活动断裂的活动强度划分方
案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大陆活动断裂的实际情况,提出活动断裂的活动强度的五度划分方案:I
石圈断裂或地壳断裂)、III度中等强度话动断裂(0
秦巴地区活动断裂的活动强度总体』:呈逐渐减弱的趋势(渭河盆地中的活动断裂除外),受区域构
造应力场变化的影响,白中更新世以来,区域上近东西向的活动断裂咀左旋走渭剪切为主耍活动
方式,晚更新世以来活动已明显减弱。对测Ⅸ15条规模较大的活动断裂进行了活动强度级别的划
分:强活动断裂1条,中等强度活动断裂5条,弱活动断裂9条,极弱活动断裂2条,即大部分
活动断裂活动强度较低。并对这螳活动断裂的工程稳定性进行了简要评估。
4、地应力场
重点讨论了秦巴地区中新生代构造应力场的演化规律、现今构造应力场和3000m深度以内地
应力的分布规律,同时,为月B台地壳稳定性评价。[作分别进行了区域和测区两个层次的戍力场数
值模拟研究。通过研究发现,秦巴山区(秦岭造山带东秦岭部分)地F一定深度以F岩层中残留
有晶构造应力,并且其强度还较高。这对j‘充分认识该区地庶力的组成和分布状态.对于将来引
水线路的规划殴计具有重要的理论和一l:程意义。研究结果表明,现代构造虑力场主压麻力方向以
北东向为主,而秦巴山区地壳浅部的地应力主压应力方向却为近南北方向。在断裂带内尤其是不
同方向断裂的交汇部位、断裂的端点、被周围低弹模包闱的商弹模地块|』!J常常出现地应力集中现
豫,同时,断裂带内主压应力方向始终与断裂的走向保持垂直,在不同方向断裂的交汇部位主压
惠力的方向常常发生偏转,另外,断裂走向的变化也可引起主压应力方向的偏转。
5、地震活动
据不完全统计秦巴地区历史上共发生3级以上地惩191次,其中8级以上地震1次;7级地
震2次:6-6.9级地震5次;5-5.9级地震31次;4-4.9级以上地震50次;3-39级以上地震102次。
总体上以5级以r地震居多,中强地震较少,并且震源深度较浅。秦巴地区地震活动具有西强东
弱,肥强南弱的特点,中强地震主要沿不同地块之间的边界断裂、不同方向构造的复合叠加部位、
不同方向断裂的交汇部位展布。根据秦巴地区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规律、地震动峰值加速度R划
图、地震烈度区划图以及该区地壳结构的特点,推测未来地震活动对引水隧道的影响不太火。
6、 岩士体稳定性分析
秦巴地区的各种十体成分复杂、十质疏松、密度较低、具膨胀性枯。t矿物禽鼍较高,因此,
十^体的稳定性较低,而岩体的稳定性条件总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