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冶金物理化学-冶金动力学基础.ppt
§9 真空冶金动力学 §10 液-固相反应动力学 废钢熔解过程动力学 在炼钢过程,特别是氧气顶吃转炉熔炼过程往往采用废钢做冷却机。 废钢熔化过程是复杂的传热和传质过程。废钢的熔点是其成分的函数,只是达到液相线以上温度时,它才能熔化。因此,废钢的熔解速率同时受传热速率和传质速率(即碳的迁移速率)所控制。 当废钢的人碳含量C 低于熔钢的碳含量C 时,有两种情况出现: 其一,当熔体的温度高于废钢的液相线温度时,废钢的熔解不受碳含量的限制,废钢的熔解速率决定于熔池向废钢的传热速率。 考虑到废钢熔化过程从四周向中心进行,故t时刻废钢的的厚度x由下式给出: 其二,当熔钢的温度低于废钢的液相线温度时,则废钢单靠熔钢传热已无法使其熔化。这时熔钢种的碳将向废钢表面扩散,使其渗碳。随着废钢表面的碳含量不断增加,其熔化温度液不断降低。当废钢表面碳含量达到一定值使,废钢开始熔化(称为扩散熔化)。如此继续下去,直至废钢完全熔化。 长安大学 * * * * 10.冶金动力学基础 10.冶金动力学基础 10.冶金动力学基础 10.冶金动力学基础 10.冶金动力学基础 10.冶金动力学基础 10.冶金动力学基础 10.冶金动力学基础 10.冶金动力学基础 §8脱碳反应动力学 4 气泡冶金动力学 以上讨论了单个气泡的脱氧情况 0?C 时, 脱出的氧占熔池中熔体的重量百分比 10.冶金动力学基础 10.冶金动力学基础 (2)界面面积和性质 多相化学反应过程表观速率 界面积 反应: 有固体参加,细颗粒反应速率大; 气一液和液一液反应中,使两相充分混合。 10.冶金动力学基础 (3)界面几何形状 化学反应为限制性环节: 表观反应速度与两相的反应界面积成正比, 不形成产物层: 反应界面变化相当于反应料块表面积变化。 成产物层: 产物层空隙大小,直接影响反应的动力学过程。 转化率: 在冶金过程中,有很多气-固反应,如铁矿石的还原、硫化矿的焙烧、碳酸盐的分解氧化等。其中对铁矿石的研究较为深入。 §.5 气-固反应动力学 10.冶金动力学基础 1926年,苏联A.A.巴依科夫 两步理论 MO = M + 1/2O2 CO + 1/2O2 = CO2 反应由氧化物分解反应决定,但实际快得多…….. 分解压力相差大的氧化物,还原速度应有差异…….. 加热金属氧化物,去除氧应能得到金属……. 1940s,苏联邱发诺夫 吸附自动催化理论 MO + A(g)= MO·A MO·A = M·AO 只解释了特定条件下实际的气固相还原反应的某些特征, M·AO = M + AO 瑞典 埃斯特洛姆 离子扩散理论 德国、日本学者 分子扩散理论 Mckewan 缩壳理论 10.冶金动力学基础 未反应核模型 铁氧化物还原:从高价到低价逐级还原。 10.冶金动力学基础 1)还原气体A通过气相边界层向矿球表面扩散,即外扩散; 2)气体A向反应界面扩散,铁离子也通过产物层向内部扩散,称为内扩散; 3)在反应界面上气体A与铁氧化物发生还原反应,包括吸附脱附; 4)气体产物通过固体产物层向矿球表面扩散; 5)气体产物离开矿球表面向气相内部扩散。 10.冶金动力学基础 由于未反应的核心比较致密,而还原产物层疏松,认为还原反应的化学反应区很薄,可以近似按界面反应处理。 经实验证实可以忽略。 铁矿石的还原反应过程是一个串反应,取整个还原过程由外扩散、内扩散和界面化学反应三个步骤混合控制,可列出个步骤的速率方程。 10.冶金动力学基础 未反应核模型 未反应核模型 气体还原剂 气体还原剂在气相边界层内的扩散速率: KG为边界层内传质系数,由Ranz公式计算: 10.冶金动力学基础 未反应核模型 气体还原剂 气体还原剂在多孔产物层内的扩散速率: De为有效扩散系数: 10.冶金动力学基础 De = ε ξ D 未反应核模型 界面化学反应 包括吸附、反应、脱附等过程,为分析方便按一级反应来处理: 氧化物的还原反应 CO(g)+3 Fe2O3(s)=CO2(g)+2 Fe3O4(s) 10.冶金动力学基础 未反应核模型 界面化学反应 10.冶金动力学基础 未反应核模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