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让顾客满意等于“零”
让顾客满意等于“零”
“让顾客满意”被无数企业奉为金科玉律,殊不知这种观念正是
阻碍企业快速成长的重要根源。
仅仅做到顾客满意是不够的,不了解“120 顾客期望法则”,企
业只能在市场“红海”里继续苦战。
超越竞争对手,往往只在一念之间。不要那么多,只要“多爱一
点点”。
写下这个题目,就要做好被骂得狗血喷头的防备。
恐怕至少有三种人,会拍案而起,揪住笔者的理论,结下不共戴
天之仇,誓不善罢甘休:
其一是企业老板们。不管他们行动上如何,但口头上是奉顾客为
上帝的。
一位知名企业老总坦言:我们的企业文化中,“视顾客为恩人、
视合作方为贵人、视企业员工为亲人”,您这种观点,扰乱军心、恕
难同意。
其二是职业经理人。经受多年西方管理思想的“洗脑”,他们把
“顾客满意”视若天条。
有 MBA 出身的高手会质疑:经典的“营销 4C 理论”,其核心
即为顾客满意,脱离此原则企业工作将变成一盘散沙。您此类言论,
大言欺人、离经叛道。
其三是广大基层员工。没有顾客满意,哪有业绩提高?
不少人一定茫然:我们的饭碗是老板给的,老板的饭碗是顾客给
的。看不起我们老板的“老板”,您说话经不经过大脑?
总之,与上述三种人为敌,基本上就可以算作“全民公敌”了。
这很需要勇气。
与时俱进的“顾客满意”
听过一个笑话,是一个台湾友人的真实案例。
此君上世纪 80 年代来大陆旅游,没想到,一到北京就吓着了。
当时他去商场购物,发现墙上赫然写着“优秀售货员”的评选标
准,其中第一条就是“不打骂顾客”。正百思不得其解,售货员见其
呆傻的样子,不耐烦地猛一瞪眼,这哥们儿只觉阵阵寒意袭来,于是
落荒而逃,多年不敢再踏上这片土地。
讲到这里,“70 后”以前的人必然感同身受。
倒退 30 年,顾客满意的标准,与当下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那时候到商店,你能看到售货员的人影儿就算是好的。赶不巧时
看到柜台上有一双皮鞋,伸手一拿被踹了一脚,仔细一看,原来那是
穿在售货员脚上的,人家正跷着腿睡觉。彼时,顾客如果见到服务人
员展颜一笑,恐怕当场就会感激得痛哭流涕。
现今,如果服务人员微笑时露出的牙齿不够数目,都有可能遭到
投诉。
这是什么问题?这是顾客满意的本质问题。它最少有两层涵义:
其一,顾客满意是一种主观感受。
什么叫主观?就是“顾客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在不同
时期、不同环境,顾客满意的标准迥异。过去满意的事,将来就未必
满意。
其二,顾客满意是一种相对概念。
什么叫相对?就是“你比别人好,就是好,不好也好”。在特定
时期、特定环境,顾客满意取决于比较。要达到满意,不在于企业做
了什么,而在于比别的企业多做了什么。
有了这样的前提,大家讨论起来就方便多了。
我们可以看到:顾客满意背后隐含着顾客期望,而顾客期望背后
隐含着他们对社会平均服务水平的大致判断。
不能增值的“顾客满意”
这样看来,“顾客满意”只能算是一个比较低级的层次。
在交易过程中,顾客远没有“灰太狼”那样可怕,却有“喜羊
羊”般善良,他们口里唱着“我要的不多”,心里想着“及格就不
错”。
如果某个企业连社会平均服务水平都达不到,拿不及格的东西来
糊弄顾客,顾客当然会“用脚投票”。其结果是企业自身的中长期利
益大损。
但问题是,企业实现了所要的“顾客满意”又会怎样?
这个问题值得再往深处想一想。答案是,企业没有任何增值。
顾客满意只是达到了顾客期望,那么“一个付出五八,一个得到
四十”。顾客挥挥手走人,大家各不相欠,双方公平交易,企业并不
会因此而增加后续交易的可能性。
经济学上,叫做边际效益为 0。通俗讲就是企业固然没吃亏,可
也没占到最应该占到的便宜。
这也就是“顾客满意论”最大的遗憾,把不增值的事当成目标,
最后“求其中,得其下”,不少企业离顾客满意还尚有差距。
那么,如何发挥每一次交易的最大效率,增加顾客回头率,把新
顾客变为老顾客,把老顾客变为忠诚客户?
简单讲,就是要“求其上”——超越顾客期望。
这里讲一个案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