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固体激光器.ppt
激光原理与技术 高春清:信息楼5014 电话mail: gao@bit.edu.cn 激光的发明 1917年爱因斯坦提出“受激辐射”的概念,奠定了激光的理论基础; 1958年美国Colombia University(贝尔实验室)的Charles H. Townes(汤斯)教授和他的学生James P. Gordon和 Herbert J. Zeiger把微波放大的技术应用于光波,奠定了激光发展的基础。 同一年,前苏联的Lebedev institute of Moscow的 Alexander M. Prokhorov 和 Nikolai G. Bassov 也在微波放大器上作出了同样的贡献 激光的发明 固体激光器 1 固体工作物质 2 光泵浦系统 一、灯泵浦系统(灯、聚光腔) 二、激光二极管(LD)泵浦固体激光器 3 工作物质的热效应及冷却 4 固体激光器的输出特性 固体激光器发展历史 1960年美国的梅曼(T.Maiman)研制成功世界上的第一台激光器-红宝石激光器 1961年8月: 我国第一台激光器诞生于中科院长春光机所 固体激光器的发展 固体激光器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 上个世纪60年代的快速发展时期; 70-80年代发展相对缓慢,后逐步复苏; 90年代以来的持续快速发展时期。 固体激光器研究领域中的一些热点问题: 固体工作物质:高功率、高储能、大尺寸; 泵浦方式:激光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 超短、超强激光技术及其非线性光学效应的研究。 激光器的基本组成 工作物质:实现粒子数反转,产生光的受激辐射放 大作用; 泵浦系统:为实现工作物质中的粒子数反转提供所 需的外界能量; 谐振腔:(1) 为建立激光振荡提供正反馈; (2) 谐振腔的参数影响输出激光束质量 固体激光器的基本结构 固体激光器的基本结构 固体激光器的基本结构 3.3.1固体工作物质 固体激光工作物质:在晶体、玻璃等固体基质材料中掺入少量金属离子(如Nd3+,Tm3+ ,Ho3+等)实现 固体激光工作物质的组成:激活离子和基质 激活离子和它的配位场决定固体激光的能级结构、荧光寿命和激光特性,激光跃迁发生在激活离子的不同能级之间 基质材料决定激光工作物质的光学、热学和机械性能 基质材料 晶体 氧化物晶体:单一氧化物晶体(如Al2O3晶体)和混合氧化物晶体(如YAG: Y3Al5O12) 氟化物晶体:单一氟化物晶体(如CaF2晶体)和混合氟化物晶体(如LiYF4晶体) 玻璃 硅酸盐玻璃 硼酸盐玻璃 磷酸盐玻璃 掺杂离子 三价稀土金属离子: 包括Nd3+ 、 Yb3+ 、 Ho3+ 、 Er3+ 、 Pr3+ 等; 二价稀土金属离子: 包括Tm 2+ 、Er 2+ 等 ; 过渡金属离子: 包括Ti3+、Cr3+、Ni2+等; 固体激光工作物质 固体激光工作物质十分丰富,已达数百种,可获得数千条不同的谱线 一般固体激光工作物质中,参与受激辐射离子的浓度约为1025~1026m-3,比气体工作物质高3~4个量级,较小的体积可获得较大的功率输出 固体激光工作物质的激光上能级寿命较长,可储能,可获得大能量输出 固体激光工作物质 固体激光工作物质的形状: 圆棒、板条、薄片等形状 棒状介质的加工要求 棒侧面打毛 两端面垂直于棒轴向 棒端面镀增透膜(避免端面反射和内部寄生振荡) 典型固体工作物质 一、红宝石晶体:Cr 3+:Al2O3 二、掺钕激光晶体: Nd3+:YAG Nd3+: YAP Nd3+: YLF Nd3+: YVO4 三、钕玻璃:Nd:glass 一、红宝石晶体 1、红宝石晶体的物理性质 一、红宝石晶体 红宝石晶体的生长方向:有3种 生长轴平行于光轴:为0°红宝石晶体,无偏振特性 生长轴垂直于光轴:为90°红宝石晶体,产生偏振光 生长轴与光轴成60°角,为60°红宝石晶体,产生偏振光 红宝石晶体的吸收光谱 红宝石晶体的吸收光谱 吸收特性与光的偏振有关(各向异性导致) 红宝石晶体中可见光区有两个强吸收带: 紫带(或称U带):中心波长位于410nm附近,带宽360-450nm,对应于4A2向4F1能级的跃迁 绿带(或称Y带):中心波长550nm附近,带宽510nm-600nm,对应于4A2向4F2能级的跃迁 多采用脉冲氙灯泵浦 红宝石晶体的荧光光谱 红宝石晶体有两条强荧光谱线:R1线, R2线 R1线:中心波长694.3nm, 对应于 - 4A2的的自发辐射跃迁 R2线:中心波长692.9nm,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