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假设不变,则上式表明利润率与资本-产出比率(KY)为负相关关系.从图39资本-产出比率的上升趋势也可以看出资本深化与利润率是反方向影响的.docVIP

如果我们假设不变,则上式表明利润率与资本-产出比率(KY)为负相关关系.从图39资本-产出比率的上升趋势也可以看出资本深化与利润率是反方向影响的.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如果我们假设不变,则上式表明利润率与资本-产出比率(KY)为负相关关系.从图39资本-产出比率的上升趋势也可以看出资本深化与利润率是反方向影响的.doc

国有工业利润率下降及其成因的实证分析 张军 陈诗一 【内容提要】对于中国国有工业利润率长期下降的成因,经济理论界众说纷纭。本文试图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入手,对主要的影响因素逐步进行计量分析,以期寻找一个可靠的和较为全面的分析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我们建立了国有工业利润率与国有亏损企业比重、竞争程度、外贸依存度以及资本-劳动比率之间的线性模型。利用该模型,可以为我们评价和进一步研究国有工业的改革提供有益的信息。 【关键词】 国有工业部门 利润率 亏损 竞争 资本-劳动比率 一、导言 1978年改革以来中国国有工业部门的生产虽然一直保持显著增长,但进入80年代末期,国有工业企业财务业绩急剧恶化,利润率持续不断下降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基于统计数据计算发现,80年代末期以来国有工业部门利润率的均值较80年代显著下降,在1978-1987年,利润率的均值为20.15%,而在1988-1998年则下降到5.48%。利润率的增长率在1978-1998年期间平均为-7.93%,也显示利润率呈下降趋势(可见图1)。 是什么原因造成利润率如此持续不断下降的呢?国有工业企业的改革绩效到底如何评判?中国国有企业的出路又在何方?学术界关于这个论题的研究很多,观点也各不同。有的认为是低效率的国有体制导致企业财务业绩恶化,不改革所有制就不能提高企业的效益,因此民营化是唯一的出路(樊纲和胡永泰1996、珀金斯1999等)。但这种论点的基础是国有企业的业绩不如非国有企业,而这与事实并不相符,可见国有企业的所有制以及软预算约束不能作为利润率下降的解释变量。还有的观点认为竞争强化侵蚀了企业利润,即非国有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大规模进入使市场竞争加剧,耗散了国有企业原来拥有的超额垄断利润,使得中国工业各部门的利润率趋同,这说明了改革一定程度上成功地使国有企业能够对市场竞争作出反应(谢千里和罗斯基1995、诺顿1995等)。但这种观点只是较好地说明了80年代国有部门盈利能力的总体性下降,却不能够对国有部门赢利能力的结构性分布提供任何信息,而90年代国有部门利润率的下降主要归因于部门赢利能力的结构性变动,因此竞争对利润率的影响在80年代和90年代应该是有所不同的。当然还有其他不少解释,比如工资增长压榨利润、生产能力过剩、企业的留利动机和亏损选择等等。 由此可见,影响国有部门利润率下降的原因是众多和复杂的,本文的要旨,正是在以前研究的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入手,利用统计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剔除次要的和不相关的因素,构建分析国有部门利润率变动主要成因的计量模型,以便为今后进一步研究中国国有工业经济的改革提供更为有益的信息。同时,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来自工业,考察国有工业部门的利润率变动状况也有利于我们分析中国的宏观经济增长。 本文的结构如下,第二部分以经验观察和经济理论为基础,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影响利润率下降的主要原因。第三部分利用1978-1998年的统计数据,对利润率及其影响因素逐步进行计量回归,建立一个分析模型。第四部分提出结论性评注。 二、经验观察及理论解释 1、国有工业亏损变动模式应该作为利润率恶化的主要原因 20世纪90年代国有工业部门赢利能力的结构性变化是利润率进一步下降的主要原因,而亏损的恶化便是赢利能力在这一时期出现结构性变动的集中反映。 中国国有工业在经历了80年代的数量扩张之后,到80年代末开始走向成熟,市场结构和产业组织的变迁越来越青睐具有规模效应的企业,使中国工业在89年以后开始转向集约发展模式,产业集中率提高,市场结构的改变导致了亏损企业的比重在89年以后持续上升。1996年,大约有40%的国有企业报告为亏损,国有亏损企业的亏损额已从1980年的34.3亿元增长到1996年的790亿元。图2显示了1978年到1998年间国有亏损企业的比重(又称为亏损面,等于亏损企业数/总企业数)和亏损额变动趋势。 改革以来国有部门亏损额的变动模式主要可以由国有亏损企业的亏损面来解释,而在同一时期,国有部门按亏损额与工业净产值之比计算的亏损程度并不特别显著。所以可以将国有亏损企业比重的变动轨迹作为衡量部门盈利能力结构性变化的重要信息,作为解释利润率变化的宏观效益性指标。 2、非国有企业的竞争使得利润率趋同 竞争侵蚀利润假说所专注的是中国工业企业的发展过程,主要认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迄今的主要内容是鼓励市场竞争,这种竞争强化严重侵蚀了工业利润,在整体层面如此,在非国有企业最为活跃的行业更加如此。这就意味着国有企业的存在与工业利润率的下降基本无关,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一定程度上成功地使国有企业对市场竞争作出反应,从而否认了国有企业无效论。卢荻等人用非国有企业进入的比重来衡量竞争的程度,证实非国有企业进入程度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