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肆、結果與討論-水土保持學系.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肆、結果與討論-水土保持學系.ppt

簡報大綱 壹、前言 貳、文獻回顧 參、研究材料與方法 肆、結果與討論 伍、結論與建議 陸、參考文獻 三、我國河川保護標準沿革 四、國外河川保護標準 参、研究材料與方法 3.2水文頻率分析方法 二參數對數常態分佈(LN2) 三參數對數常態分佈(LN3) 極端值第一型分布 (EV1) 皮爾遜第三型分布 (PT3) 對數皮爾遜第三型分布(LPT3) 肆、結果與討論(1/9) ?水利署-水文資訊網 ?中港溪流域-南庄、大河、珊珠湖、大潭等 11個雨量測站年最大二日降雨量。 ?由下游至上游選定中港溪河口、南港溪與中港溪匯流口、峨眉溪與中港溪匯流口、東河溪與南河溪匯流口4個河川控制點。 ?利用五種頻率分佈進行降雨頻率分析及卡方檢定求出各重現期距降雨量。 肆、結果與討論(2/9) 演算出1、2、5、10、25、50、100、200年 六種重現期距降雨量。 經卡方檢定進行頻率分佈之適合度檢定,結果皆通過卡方檢定。 最佳頻率分析採用對數皮爾遜三型分佈。 本研究與71年規劃報告之100年重現期距最大二日降雨量做比較,得出結論(詳下列圖表)。 中港溪河口最大二日降雨量頻率分析結果 肆、結果與討論(7/9) 年最大二日降雨量最佳頻率分析結果表 伍、結論與建議(1/4) 5.1結論 1.本研究以水利署水文資訊網站-中港溪雨量測站資料,自上游至下游選定4處河川控制點之歷年最大二日降雨量。再利用水利署研發之水文分析軟體,分別以LN2、LN3、EV1、PT3及LPT3等五種頻率分佈進行分析,演算出1、2、5、10、25、50、100、200年六種重現期距降雨量。經卡方檢定進行頻率分佈之適合度檢定,均通過卡方檢定,並選取對數皮爾遜三型分布(LPT3 )為最佳頻率分佈。 2.本研究以對數皮爾遜三型分布之100年重現期距最大二日降雨量與民國71年治理規劃報告之結果比較,結果顯示中港溪河口、峨眉溪與中港溪匯流口及東河溪與南河溪匯流口呈現增加,甚至超過200年重現期距降雨量的趨勢。 伍、結論與建議(2/4) 伍、結論與建議(3/4) 5.2建議 1.中港溪主流及其支流南港溪可維持原防洪設計標準。南庄溪及峨眉溪雖屬其支流,現因觀光事業活絡,帶動人口及經濟活動復甦,且其水土保持及坡地保育利用情形甚佳,且為加強氣候變遷可能造成之強烈暴雨衝擊,建議提高防洪標準至100年重現期距。 2.中央管河川防洪保護工作為國家重大公共建設之一,需有全國一致標準,以訂定河川保護標準、訂定河川治理計畫流量之準則,並擬具定期或不定期檢討機制。 伍、結論與建議(4/4) 3.面對氣候變遷水文事件極端化,全省各河川流域應更積極正視之,並研擬因應對策,針對不同流域進行統計分析,並建立其資料庫,以供決策者參採。 陸、參考文獻(1/6) 陸、參考文獻(2/6) 10.經濟部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2010),「中央管河川 防洪設計保護標準研究」 11.王慶藏(1995),「克利金法乾旱分析之研究」,國立 台灣海洋大學河海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12.王敬(2006),「台灣地區水文時間序列長期改變及趨 勢特性之研究」,雲林科技大學環境與安全工程系碩士 論文 13.田維婷(2003),「氣候變遷對台灣地區地表水文量之 影響」,國立中央大學水文所碩士論文 14.朱啟豪(2002),「台灣長期氣候變化」,國立台灣師 範大學地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5.吳至剛(2000),「氣候變遷對高屏溪流域水資源衝擊 之探討」, 成功大學水利及水利海洋學系碩士論文 16.邱建源(2011),「氣候變遷對水文量之影響」,中興 大學水土保持學系所碩士論文 陸、參考文獻(3/6) 17.宋嘉文(2003),「氣候變遷對台灣西半部地區降雨及 乾旱影響之研究」,成大水利及海洋學系碩士論文 18.汪中和(2004),「台灣降雨的長期變化及對環境的衝 擊」,自然與文化研討會 19.洪菁甫(1994),「台灣地區降雨強度-延時-頻率分 析」,國立台灣大學農業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徐宏瑋(2004),「降雨量變遷趨勢檢定與分析」,國 立台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1.郭峻菖(2009),「台灣區域降雨趨勢分析」,逢甲大 學水利工程與資源保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22.陳人敬(2003),「台灣南部年最大24小時與一日暴雨 比值之探討」, 國立成功大學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碩士 論文 23.陳建合(2008),「綜合治水對策在易淹水地區水患治 理計畫上之應用」,高院科技大學土木研究所論文 陸、參考文獻(4/6) 24.陳健豐(2009),「河川流域治理對策與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