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小企业海外社会责任问题初探.doc

中国中小企业海外社会责任问题初探.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中小企业海外社会责任问题初探

中国中小企业海外社会责任问题初探   中国中小企业海外社会责任问题初探   摘要:近年来,企业社会责任问题逐渐成为国内外的热点话题,不论是政府还是企业亦或是学术界,无论是本土企业还是跨国公司,不管是大型央企还是中小型民企,社会责任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超越国界的敏感话题。   关键词:中小企业;海外社会责任;政府引导   中图分类号: F114.43 文献标识码: A   在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一直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力军,而且谈到企业社会责任的时候,国有大中型企业也是首当其冲。从这个角度讲,大型企业的海外社会责任顺理成章地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是,   一、中国中小企业海外社会责任实践的现状及问题   我国中小企业海外社会责任的现状或问题可以总结为一句话:“上层路线无须管也管不着,群众路线没走好也不想走”,海外社会实践表现欠佳,没有跟上国际步伐。   “上层路线无须管也管不着”指的是,我国中小企业在东道国的直接投资行为倚仗的是两国政府间的友好关系及中国政府强大的外交实力,中小企业在东道国进行投资时无须进行政府游说活动;但我国中小企业有时连基本的遵纪守法都做不到,合规问题时有发生,环境破坏严重。   “群众路线没走好也不想走”指的是,当企业社会责任标准逐渐成为一条独   ①特的软法律时, 我国中小企业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海外进行投资时忽视了   公司员工、社区民众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举例来说,中国有些企业在国际承包工程中串标、围标、贿赂业主现象严重,低价中标后,为少亏、不亏或赢利,又开始贿赂监理,降低施工标准,违反合同规范,偷工减料,野蛮施工,连最基本的企业形象也不顾。例如,在一家中国公司承包的非洲某国100多公里的公路项目上,找不到一块施工安全标志牌,由此引发重大交通事故;缺乏对道路的维护,雨季交通经常中断;施工中乱挖乱弃,严重破坏自然环境;计划不合理,超量申请建设用地,给业主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施工中噪音、粉尘污染严重,给人畜健康、农作物生长造成严重危害。   (一)合规问题时有发生   我国中小企业在海外的合规问题突出体现在两个方面:违法违规和商业行贿。   一方面,我国中小企业在进行海外投资活动时,并非都像大企业一样遵纪守法,中小企业违反东道国法律法规的行为时有发生。2013年6月,124名中国公民因涉嫌非法采金被加纳政府拘捕;2013年7月和8月,6名和15名中国工人因非法采矿先后被菲律宾政府拘捕。   另一方面,我国中小企业的海外行贿问题也比较突出,商业贿赂的负面形象早已被世界所认知。根据《中国经济周刊》披露的数据,2005年8月-2009年12月,中国共查处商业贿赂案件69223件、涉案金额165.9亿元人民币,平均每月查处的商业贿赂案件超过1300件。中国的商业贿赂早已国际化,不少中国公司在国际投标和工程建设过程中大肆行贿。   (二)环境破坏严重   由于受到短期利润驱动、环保意识缺失、技术水平不足等负面因素的影响,我国中小企业在东道国的投资行为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平衡,对当地的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伊安泰勒认为,中国建筑、造纸、家具制造需要的木材,大量依靠从非洲进口,其中许多是非法采伐的,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中国的战略就是在防止本国环境进一步破坏的同时,从世界其他地区获取资源”。   “在加纳投资的中国人躲藏在加纳的每一个角落,不断摧毁着那里的水体和土地。加纳正面临水资源短缺和粮食不安全等困境,但中国投资者却肆无忌惮地摧毁着那里的农业用地;加纳的河流每天都在遭到破坏,水供给也因此受到严重的安全威胁,这是比他国的武装入侵更严峻的危险。同时,中国的采矿者全副武装,对加纳的国家主权和国家安全也是一种极大的威胁。”   (三)劳工问题凸显   劳工问题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紧张的劳工关系、对待工会的敌意态度、各种违反工人权利的做法、恶劣的工作条件以及各种各样的歧视与不公平。   凤凰卫视总编吕宁思在《非洲人对中国人的九大印象》中说道,中国人法律意识淡漠,一些企业老板无视当地的法律,经常和当地雇员发生冲突,比如雇工不签合同,不缴纳各种保险,工资低于所在国规定的最低保障工资,节假日强迫员工上班。[2] 德国《日报》2010年4月曾刊登报道,指出“在非洲的中国雇主比欧洲老板更为无所顾忌、更为专横独裁,不关心社会福利和工人权利。”   2010年10月,赞比亚南部一处民营中资煤矿企业发生劳资纠纷,中方管理   [1]   人员对正在抗议恶劣工作条件的工人开枪,导致12人受伤。这一事件被赞比亚当地示为无视劳工法律、侵害劳工权益的恶性事件,该事件的起因具有普遍性:在非洲的中国企业把在中国境内对待员工的做法带到了非洲,忽视了非洲的特殊性及非洲员工的合法权利。   (四)利益相关者问题被漠视

文档评论(0)

jiqingyo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