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慢 活】 Carl Honore 著/顏湘如 譯大塊文化 慢食運動發起人佩屈尼: 「慢下來的意思是能夠掌控自己的生活節奏。在任何情況下,你都能決定自己要多快。如果我今天想快,我就快,如果我明天想慢,我就慢。我們所要爭取的,是決定自己步調的權利。」 目次(一) 序文:狂飆的時間病 1.快活:快還要更快? 2.慢活:緩慢就是美 3.慢食:細嚼慢嚥的飲食風格 4.慢市:全新的都市生活 5.慢動:身心合一的緩慢運動 目次(二) 6.慢療:傾聽醫病關係 7.慢性:高潮迭起的情愛 8.慢工:放慢工作速度 9.慢閒:休息的重要性 10.慢世代:養育從容的下一代 結論:從快活到慢活 序文摘要(一) 作者偶然間看到一篇題為「一分鐘床邊故事」的文章,意識到自己的的人生已經變成一份匆忙的習題。自己和多數現代人一樣,是個手持馬錶的小氣財神,一心只想節省時間。 他提醒罹患「時間病」的現代人:「適者生存,不是快者生存。」當你讓不該加速的事加速,當你忘記如何放慢腳步,你就得付出代價。 序文摘要(二) 崇拜速度的結果:資源破壞比自然更替快、工作文化損害身心健康、更多的興奮劑、生活表面化、孩子失去童年… 我們喪失「無所事事」的能力,所以無法單純專注於自己的思維。無聊變成現代產物,大家都在忙著填滿時間,變成快速思考者。 序文摘要(三) 現代人甚少反芻一個想法,習慣尋求唾手可得的話語片段。於是反應快的稱王。 「快速思考者」操控電子媒體,因為他們能對任何領域任何問題提出似是而非的答案。 因為因為執著快速,我們缺乏耐心,充滿挫折感:在購物時發飆、在路上發飆、對人際關係發飆、渡假時發飆… 序文摘要(四) 「快速」代表忙碌、控制慾、攻擊性、重分析、壓迫感、表面的、缺乏耐心、量重於質。 「緩慢」代表冷靜、謹慎、樂於接納、平靜、重直覺、不慌不忙、有耐心、思考周密、質重於量。 緩慢運動不是牛步化,而是藉由快慢的平衡,掌握生活節奏。 聽聽國內人士的說法: --康健雜誌83期 聯強國際執行長杜書伍:「資訊太多,讓人相對膚淺。我們幾乎都被市場行銷帶得團團轉。」 林懷民:「真正走得久、做得長,只有靜、定。台灣非常需要緩慢。」「我們有很多本能的東西,沒有時間傾聽,被外在事物掩蓋掉了。」 聽聽國內人士的說法: --康健雜誌83期 寶大協力設計公司創意總監張嘉行:「每分每秒,清楚的活著。被拖著走,就會麻痺。」 廣告人林惠中:「沒有慢下來,細細的看,就不會珍惜。連休閒都被『快』剝奪。」 工藝家楊偉林:「我們沒有生活美學,只是追求快速方便。要回到原點,才不會被五光十色的設計所迷惑。」 1. 「快活」摘要(一) 想放慢腳步,先了解當初為何加快速度? 富蘭克林一句「時間就是金錢」將速度與利益結合。 尼采形容這是:「一種慌張而汗流浹背的匆促文化,大家都想立刻『做好每件事』。」 效率的觀念界定我們的生活方式,連私生活也一樣。 1. 「快活」摘要(二) 為何物質豐富時間反而不夠用?答案在「如何看待時間?」 中國、印度與佛教社會認為時間來來去去,是循環的。在西方傳統,時間是直線的、有限的。達爾文甚至說:「會浪費一小時的人,就表示他尚未找到人生的意義。」 我們太執著於省時,對時間太敏感。 2. 「慢活」摘要 美國女星莉莉˙湯姆林:「想快速有效解除壓力,就試著慢下來吧!」 加入緩慢運動不是凡事都慢—嚴肅沒關係,但你不必失去幽默感。 心靈的本質就是緩慢。你無法加速心靈的啟發。放慢下來,才能與自身、與他人、與更高的力量聯繫。 多花點時間深入生活,緩慢可以是美麗的。 3. 「慢食」摘要(一) 德國哲學家費爾巴哈:「我們吃什麼就會像是什麼樣的人。」 將近兩百年前法國美食家布希亞說:「人民飲食的方式能決定一個國家的命運。」 慢食組織提倡有機農業,為生物多樣性努力,保留手工食物文化。 當你的食譜裡沒有「匆促」二字,烹飪也可以是放鬆身心的妙方。 3. 「慢食」摘要(二) 王爾德:「好好享用一餐之後,任何人都可以原諒,即使親戚也不例外。」 營養師:「大腦需要十五分鐘才能接收到太飽的訊號。」 放慢下來,集中精神,才能真正品嘗食物。吃得好才能健康快樂。 4. 「慢市」摘要 緩慢城市在義大利國內外已有超過三十個會員城鎮。 宣言:減少噪音與交通流量、增加綠地徒步區、販售當地農產品、獎勵環保科技、保護當地美學與美食傳統、培養熱情好客與敦親睦鄰的精神。 緩慢城市保存傳統卻也讚頌現代世界精華,原則在於:會增進生活品質嗎? 5. 「慢動」摘要(一) 除非改變態度,否則「加速」永遠都會是我們的預設模式。 現代人重視即時反應而非深思熟慮,大腦像蜻蜓點水,從一個念頭跳向另一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