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要
摘要
随着公路交通的发展,高等级公路通车里程不断增加,营运客车车速处于较
高的水平,在满足人们出行需求的同时,恶性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并呈较为严重
的态势。为此,客车安全性问题已引起社会、政府和广大民众的普遍关注,有关
客车安全性的研究也得到了重视。虽然客车侧翻和倾覆事故发生的几率较小,但
是其事故的伤亡程度远远高于前碰撞和侧面碰撞。由于客车的主动安全性和被动
安全性要低于轿车,而且乘员较多,所以客车的翻车事故死亡率更高。因此,对
涉及客车侧倾稳定性及车身结构强度的客车被动安全性的研究,意义重大。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立足于以下几个方面:基于行车安全性的车辆动力学稳
定机理研究;客车倾翻过程研究;横向静态侧倾稳定角研究;客车侧倾动力学模
型研究;客车侧翻的动态模拟及安全性评价研究。
首先,针对目前我国道路交通状况做了一定调查研究,分析了目前我国道路
交通严峻的原因。研究发现在不同形式的道路交通事故中,客车翻车事故造成的
伤亡最严重、影响最大。其中,道路交通设施落后和车辆本身的安全性差则是导
致道路交通事故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并就目前客车倾翻安全性的研究现状和研
究手段做一定的总结。
其次,车辆的质心位置特别是质心高度与侧倾稳定角直接相关。由于车辆在
设计、加工、装配等过程中,不可能保证完全一致,使得这些稳定性参数难以精
确计算,因此一般需要通过试验来测定。故本文以车辆的静态稳定性参数为对象,
在满足测量标准的前提下,对车辆静态稳定性试验系统进行研究与设计。实现的
试验系统可以对车辆的质心位置、轮质量、轴质量、总质量和侧倾稳定角等进行
测量。同时还可以利用该侧翻试验台进行客车侧翻安全性能的评价研究。
同时,横向静态侧倾稳定角是汽车主动安全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无论
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把它作为强制检测的性能之一,而且对不同的车型有不同的
指标限值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汽车设计、尤其是总体设计时,要能比较真
实地预测汽车的横向静侧翻稳定性,使虚拟样车的该性能尽量接近于物理样车,
实现汽车横向静侧翻稳定性的仿真评估。为此,本文提出一种非常符合实际情况
客车侧倾稳定性及倾翻安全性研究
的仿真评估法:利用客车侧倾稳定角计算简化模型对客车静态侧翻稳定角进行研
究。研究表明:考虑悬架组合角刚度和轮胎垂直刚度的侧翻模型计算得到的静态
最大侧倾稳定角和实测结果更接近,相差仅为0.4153o,相对误差仅为1.07%,明
显比刚性模型的准确度要高。因而可以为客车的设计初期的抗侧翻性能提供设计
依据。
行车安全性与车辆的动力学稳定性是密切相关的,而客车的动力学稳定性主
要衡量指标为横摆动力学和侧倾动力学。所以弄清楚车辆动力学的稳定机理相当
重要。对于客车自身设计和外部使用角度而言,通过降低车辆重心高度、提高悬
架侧倾刚度、阻尼及车架的扭转刚度等,可以减小客车系统内部的综合顺从性效
应,有效提高客车侧倾稳定性;对于外部使用因素,减小车辆侧向加速度,降低
车辆外部输入操纵频率,可以有效提高客车侧倾稳定性。侧向力饱和及轮胎垂直
载荷转移是引起车辆横摆力矩不平衡,出现横摆失稳的主要原因。因此,可以通
过在车辆上附加主动横摆稳定系统来预防车辆横摆不稳定的发生。同时,由于车
辆横摆和侧倾运动的耦合运动,主动横摆稳定系统也可以有效提高车辆侧倾稳定
性。
根据客车动态侧翻稳定条件,建立起客车稳定模型,该模型综合了考虑了客
车的簧上及簧下质量等相关因素,并分析影响客车稳定的条件及因素。最后建立
起客车横向负荷转移率的计算公式。本内容可为进一步研究客车侧翻预警及控制
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类比汽车碰撞事故的建模方法,结合客车滚翻事故特有的
车身与外部环境接触形式和运动自由度特征,分析客车翻滚事故的~般过程,采
用一种相对易于实现并与实车试验数据较为吻合的力学模型,分析临界侧翻碰撞
力和临界侧翻速度,并建立了滚翻轨迹模型。
最后,以客车三维CAD模型为基础,建立了客车的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
客车日常使用中的4种典型工况:弯曲工况、扭转工况、制动工况和转弯工况的
强度和刚度分析以及模态分析,对所建立的客车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进
行了验证,为进一步的客车翻滚分析奠定了模型基础。在经过验证的客车有限元
模型的基础上,对大客车的侧翻过程采用了动态模拟和评价。分析和总结了客车
结构安全法规中的侧翻试
最近下载
- 第四讲-十七年小说概述-革命历史题材创作.ppt VIP
- 12.1 内能(教学课件)物理沪粤版2024九年级上册.pptx VIP
- 十七年农村小说-PPT.pptx VIP
- 书法校本课程教材.pdf VIP
- 人身保险的发展历程-早会晨会培训ppt课件专题.pptx VIP
- 2025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考试彩蛋押题及参考答案详解(培优).docx VIP
-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押题密卷(含答案)——高中语文教师专项.docx VIP
- DB37_T 5193-2021 边坡客土喷播生态防护技术标准.docx VIP
- 2025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考前押题卷(含答案).pdf VIP
- 暖通专业英语词汇.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