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学敏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docVIP

石学敏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石学敏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doc

石学敏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 2002年9月9日 中国中医药报 ????针灸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防病治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不断需求,针灸已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广泛传播使用,正逐步成为世界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庆祝中国针灸学会与大韩针灸师协会缔结姊妹学会十周年暨全国针灸新疗法、新技术现场演示和疑难病症针灸治疗经验交流会上,中韩两国针灸工作者在针灸学术研究、临床治疗、养生保健等方面进行了经验交流,演示了近年来广大针灸工作者研创的新技术、新疗法,并对如何提高针灸对疑难病症的临床疗效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现选编几篇大会论文,供读者参阅。 ????石学敏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天津针灸学会会长,天津中医学院副院长,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著名针灸学专家。 ????石学敏教授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潜心研究中风病的治疗,1972年创立“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临床治疗患者达200万人次。该疗法立法新颖、配方严谨,有严格的量化指标,临床疗效卓越,已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1995年该疗法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为建国以来中医临床科研获得的最高奖励。在针灸教学和针灸科研成果推广应用方面分别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和科技成果推广二等奖。1999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为中医药科技成果推广项目。2000年获天津市科技兴市突出贡献奖。 ????日前,在庆祝中国针灸学会与大韩针灸师协会缔结姊妹学会10周年暨全国针灸新疗法、新技术现场演示和疑难病症针灸治疗经验交流会上,石学敏教授做了“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的专题报告,与会代表深受启发。 ????石学敏教授讲到,“醒脑开窍”针刺法是针对中风病的基本病机,即瘀血、肝风、痰浊等蒙蔽脑窍导致“窍闭神匿,神不导气”而提出的治疗法则和针刺方法。对于中风病,首先应有中西医双重诊断,除临床症状和体征外,还必须具备脑血管病的影像学证据如CT、MRI,诊断标准要严格统一。治疗原则上以“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为主,此外还要根据病情需要,辅以降颅压、抗感染、降低血压之西药及支持疗法等。有手术指征的脑出血患者,应采用手术和针刺结合治疗。 ????“醒脑开窍”针刺法在选穴上以阴经和督脉穴为主,并强调针刺手法量学规范,有别于传统的取穴和针刺方法。对于各种并发症,配用相应的穴位。具体方法如下: ????一、选穴 ????主穴:内关(手厥阴心包经)、人中(督脉)、三阴交(足太阴脾经)。 ????辅穴:极泉(手少阴心经)、委中(足太阳膀胱经)、尺泽(手太阴肺经)。 ????配穴:吞咽障碍加风池、翳风、完骨;手指握固加合谷;语言不利加上廉泉,金津、玉液放血;足内翻加丘墟透照海。 ????二、手法 ????内关:直刺0.5~1寸,采用捻转提插结合泻法,施手法1分钟。 ????人中:向鼻中隔方向斜刺0.3~0.5寸,用重雀啄法,至眼球湿润或流泪为度。 ????三阴交:沿胫骨内侧缘与皮肤呈45度角斜刺,进针1~1.5寸,用提插补法,使患侧下肢抽动3次为度。 ????极泉:原穴沿经下移1寸,避开腋毛,直刺1~1.5寸,用提插泻法,以患侧上肢抽动3次为度。 ????委中:仰卧直腿抬高取穴,直刺0.5~1寸,施提插泻法,使患侧下肢抽动3次为度。 ????尺泽:屈肘成120度角,直刺1寸,用提插泻法,使患者前臂、手指抽动3次为度。 ????风池、完骨、翳风:针向结喉,进针2~2.5寸,采用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每穴施手法1分钟。 ????合谷针向三间穴:进针1~1.5寸,采用提插泻法,使患者第二手指抽动或五指自然伸展为度。 ????上廉泉:针向舌根1.5~2寸,用提插泻法。 ????金津、玉液: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出血1~2ml。 ????丘墟透向照海穴:约1.5~2寸,局部酸胀为度。 ????三、并发症的治疗 ????(一)便秘:针外水道、外归来、丰隆。 ????(二) 呼吸衰竭:针刺双侧气舍。 baidu ????(三) ????尿失禁、尿潴留:针中极、曲骨、关元,局部施灸、按摩或热敷。 ????(四) 共济失调:针风府、哑门、颈椎夹脊穴。 ????(五) 复视:针天柱、晴明、球后。 ????(六) 癫痫:针大陵、鸠尾、(七) ????肩周炎:针肩髃、肩髎、肩内陵、肩贞、肩中俞、肩外俞,痛点刺络拔罐。 ????(八) 血管性痴呆:针百会、四神聪、四白、太冲。 ????(九) 睡眠倒错:针上星、神门。 ????四、治疗时间 ????每日针2次,10天为1疗程,持续治疗3~5个疗程。 ????石学敏教授和他领导的临床科研人员观察总结了中风病住院患者9005例,其中男性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x886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