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要
摘要
碳纳米管(CNT)作为一种新兴的纳米碳材料,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强的气
体吸附和溢流等性能。许多研究结果认为,CNT是催化剂的优良载体,尤其在
氧化和还原反应方面,CNT负载型催化剂往往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此外,
CNT纳米管腔所表现出限域效应,在若干新催化材料研发过程中也取得了引人
注目的结果。
本学位文以甘油氢解和CO选择性消除为目标反应,制备了CNT负载型
RuFe
性氢解制二元醇(1’2.丙二醇和乙二醇)和富氢气氛中CO甲烷化的催化性能:
并制备了CNT限域型Ru催化剂,考察其富氢气氛中CO优先氧化(CO.PROX)
的催化性能。在对催化剂结构和性质以及相应催化反应进行一系列表征研究的基
础上,建立构.效关联,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结果。
l、研究结果表明,Ru/CNT催化剂上甘油氢解反应性能优于其他载体负载型Ru
催化剂,其反应速率和二元醇产率与Ru纳米粒子尺寸密切相关,粒径越小,
催化活性越高,但二元醇收率只有当Ru粒径在5nm左右时出现峰值;而且,
Ru/CNT催化剂在重复使用过程中Ru粒子将明显长大,催化剂性能逐渐降低。
进而,通过引入适当的Fe物种制得了RuFe/CNT双金属催化剂,在相同Ru
粒径下,其甘油氢解活性与Ru/CNT类似,但二元醇选择性高出一倍多,而
且该类催化剂在多次重复使用过程中,催化性能和金属纳米粒子尺寸未发生
明显改变。通过运用XRD、H2-TPR、TEM和原位XPS等表征研究表明,当
适当比例Fe引入到Ru/CNT催化剂时,一部分Fe与Ru形成RuFe合金并存
在于Ru纳米粒子表面,这种RuFe合金物种可改变Ru纳米粒子的表面电子
结构,从而调节催化剂二元醇的选择性,另外有一部分的Fe以FeO物种形
式分散于载体和Ru纳米粒子的表面或界面,这部分FeO物种可以促进催化
剂的稳定性,使RuFe/CNT双金属催化剂在多次循环使用中,其催化活性保
持不变。
2、利用CNT的孔道限域效应,采用浸渍和超声辅助的方法制备了CNT限域的
Ru催化剂(5
过H2-TPR、TEM、SEM和XRD等手段表征Ru纳米粒子的位置和催化剂
摘要
的结构。结果表明,采用该种方法制备的5wt%Ru/CNT-in催化剂中有大于
80%的Ru纳米粒子位于CNT的孔道内部,且分散良好,其粒径为1.8nm。
wt%
活性测试结果表明,5wt%R们CNT-in催化剂具有比非限域的5
Ru/CNT-out催化剂以及其他载体负载Ru催化剂更好的CO.PROX反应活性,
可以实现CO在333~393
K完全转化,且可以在含有C02和H20气氛中,连
续使用100h以上。通过考察H2浓度、Ru负载量、反应温度等对催化剂活
性的影响推测,5叭%Ru/CNT-in具有较好活性的主要原因是CNT管内外电
子性质差异和纳米孔道对反应物选择性富集的共同结果。
3、为避免CO.PROX反应需额外引入氧气而带来的安全问题,进一步以CO甲
烷化反应作为研究对象,制备低温下具有高活性和高选择性的CO甲烷化催
化剂。通过制备研究和筛选,采用共浸渍法获得了一种具有CO高选择性甲
烷化的Ru促进RuC0/I喇T催化剂。结果显示,少量Ru的加入可以极大地促
进Co/CNT催化剂CO甲烷化活性和选择性,可实现CO在483K下完全转
化;在C02和H20气氛中,CoRtl/CNT催化剂可以在483~543K间实现CO
的近乎完全转化,并保持C02的转化率在5%以下,避免了H2的大量消耗。
表征结果表明,适当比例Ru的加入可以促进Co的还原,提高金属纳米粒子
的分散性;但加入过多的Ru时,不利于CO在较低温度下的甲烷化反应。
关键词:碳纳米管:甘油氢解反应:CO优先氧化反应;CO选择甲烷化反应;
碳纳米管负载型RuFe催化剂;碳纳米管负载型CoRu催化剂;碳纳米管限域型
Ru基催化剂;构效关联
lI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