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汽轮机原理第二章课件
第二章 多级汽轮机 第一节 多级汽轮机的优越性及特点 第二节 进汽阻力损失和排汽阻力损失 第三节 汽轮机及其装置的评价标准 第四节 轴封及其系统 第五节 多级汽轮机的轴向推力及其平衡 第六节 单排汽口凝汽式汽轮机的极限功率 第一节 多级汽轮机的优越性及特点 多级汽轮机的优越性和存在的问题 多级汽轮机的效率大大提高 多级汽轮机的循环热效率大大提高 多级汽轮机的相对内效率明显提高 多级汽轮机的各级的比焓降较小,速比一定时的级的圆周速度和平均直径也较小,叶高损失减小,喷嘴流动效率较高。 多级汽轮机上面级的损失可以部分的被下一级利用,使全机相对内效率提高 多级汽轮机单位功率的投资大大减小 多级汽轮机存在的问题 增加了一些附加损失,如隔板漏气损失 由于级数多,相应的增加了机组的长度和质量 由于新蒸汽和再热蒸汽温度的提高,对零件的金属材料的要求提高了 级数增加,零部件数目增加,使多级汽轮机的结构更为复杂,全机成本相应提高,但从单位功率的制造成本来说,多级汽轮机远低于单级汽轮机 第二节 进汽阻力损失和排汽阻力损失 第三节 汽轮机及其装置的评价估计 第四节 轴封及其系统 第五节 多级汽轮机的轴向推力及平衡 第六节 单排汽口凝汽式汽轮机的极限功率 四级汽轮机的简化热力过程线 进、排汽阻力损失 排汽管 蒸汽在排汽管中的热力过程线 曲径轴封及其热力过程 不同轴封齿形对应的流量系数 国产300MW汽轮机轴封系统示意图 冲动级图例 汽轮机低压缸 汽轮机高压缸 汽轮机中压缸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 * 返回 二、重热现象和重热系数 重热现象 :上一级损失中的一小部分可以在以后各级中得到利用,这种现象称为“多级汽轮机的重热现象”。 (2)重热系数 多级汽轮机的相对内效率为 式中, 称为重热系数,永远为一正值。 重获热量是使整个汽轮机的相对内效率 大于各级的平均相对内效率 ,即 四级汽轮机简 化热力过程线 1、高压段 在多级汽轮机的高压段,工作蒸汽的压力、温度很高,比容较小,因此通过该级段的蒸汽容积流量较小,所需的流通面积也较小。对于小容量汽轮机,应保证有足够大的喷嘴高度,以减小端部损失,提高喷嘴效率。 高压段的各级中,可能存在的级内损失有:喷嘴损失、动叶损失、余速损失、叶高损失、扇型损失、漏汽损失、叶轮摩擦损失、部分进汽损失等。 2、低压段 低压段的特点是蒸汽的容积流量很大,要求低压段各级具有很大的流通面积,因而叶片高度势必很大。由于蒸汽容积流量很大,而通流面积受到一定限制,因此余速损失较大,但各级余速损失动能一般都可被下一级利用;低压段处于湿蒸汽区,湿汽损失越往后越大;叶片高度很大,漏汽间隙所占的比例很小,故漏汽损失很小,叶高损失也很小;蒸汽比容很大,故叶轮摩擦损失很小;采用全周进汽,故没有部分进汽损失。 3、中压段 中压段的情况介于高压段和低压段之间。该段蒸汽的比容不像高压段那样很小,因此,漏汽损失很小,叶轮摩擦损失较小;叶高损失较秒小;级的余速动能一般可被下一级利用。由此可见,中压段各级的级内损失较小,效率比高压段和低压段都高。 一、进汽阻力损失(附图) 蒸汽进入汽轮机的第一级之前必须先经过主汽门,调节汽门和蒸汽室,经过这些机构时将产生压降,其中主汽门和调节汽门的压降最大,若忽略蒸汽通过进汽机构的散热损失,则蒸汽通过进汽机构的过程为一节流过程,即蒸汽通过进汽机构后虽有压力下降,但比焓值不变,由于节流的存在引起的理想比焓降损失,称为进汽阻力损失。 蒸汽通过进汽结构时的节流损失与气流速度、阀门类型、阀芯型线以及汽室形状等因素有关。一般在设计上要求流过主气门,管道等的蒸汽速度小于或等40~60m/s,蒸汽的进汽压力降落 控制在下式范围之内: (2.2.1) 返回 二、排汽阻力损失(附图) 进入汽轮机的蒸汽在作完功后,从末级动叶出来经排汽管排出,排气在排气管中流动时,由于摩擦,涡流,转向等阻力作用而有压力下降,这部分没做功的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