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新建瑞昌至九江铁路RJZQ-1标控制网复测成果报告.doc

新建瑞昌至九江铁路RJZQ-1标控制网复测成果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8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建瑞昌至九江铁路RJZQ-1标控制网复测成果报告

新建瑞昌至九江铁路RJZQ-1标控制网复测成果报告 (DK160+180~DK195+115.16)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瑞九铁路工程指挥部 二O一四年一月 新建瑞昌至九江铁路RJZQ-1标控制网复测成果报告 (DK160+180~DK195+115.16) 编 制: 复 核: 审 核: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瑞九铁路工程指挥部 二O一四年一月 目 录 1、工程概况 1 1.1测区概况 1 1.2自然特征 1 1.3复测控制网说明 2 1.4控制网复测目的 2 2、执行规范 2 3、复测内容及技术要求 3 3.1复测内容 3 3.2技术要求 3 3.2.1 CPI平面控制网技术要求 3 4、复测实施 4 4.1复测概要 4 4.2已知数据及坐标系统 5 4.3投入人员及仪器 5 4.4 CPI控制网复测 7 5、数据处理与精度分析 9 5.1 CPI数据处理与精度分析 10 5.1.1基线处理与分析 10 5.1.2 CPI网平差与精度分析 17 5.1.3复测成果分析与结论 18 6、结论及成果使用说明 23 6.1 CPI平面控制网复测结论 21 6.2 成果使用说明 22 6.3 交桩复测后关于精测网成果的使用说明 22 7、附件 22 附件1 CPI坐标成果报表 22 附件2CPI平差过程文件 23 附件3证书及相关资料 60 3.1 人员资质 60 3.2仪器鉴定证书 63 1、工程概况 1.1测区概况 瑞昌至九江铁路站前RJZQ-1标段从大冶北至阳新铁路的终点DK160+180(省界)起引出,沿南阳乡南侧前行,上跨杭瑞高速公路后于瑞昌市南侧新建瑞昌南站(DK178+170),出站后线路相继上跨、304省道、长河,上跨既有武九铁路沿其北侧前行。起点里程为DK160+180,终点里程为DK195+115.16,标段全长35.18Km,线路基本与既有武九铁路、杭瑞高速公路平行,与S303、S304交叉。 本标段主要工程为:路基工程6187.11m/31段;车站1961.58m/1座(瑞昌南站);桥梁16106.305延长米/26座,其中特大桥12480.33延长米/8座,大桥3055.77延长米/10座,中桥456.97延长米/5座,框架中桥2389.8顶平米/3座;涵洞998.18横延米/37座;隧道10925m/12座,其中1km以内隧道2925m/9座,1~2km隧道2242m/2座,大于5km隧道5731m/1座;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11.28铺轨公里(南阳隧道)。 本标段重点工程为:南阳隧道(长度5731m),跨丹通杭瑞高速特大桥(76m+160m+76m大跨度连续梁拱),跨武九铁路特大桥(40m+64m+40m转体连续梁),新长河特大桥(跨新长河、新长河规划公路)。 1. 2自然特征 1. 2.1地形地貌 1.2.1地形地貌 本线位于长江以南,总体呈南东向。以丘陵、岗地为主,地形相对平缓,局部地段地势起伏较大,相对高差50m至250m。沿线大的湖区有城门湖,高程在20m以下,该区地势低洼、河渠纵横、湖塘密布。大的河流主要有新长河。 1.2.2工程地质 线路所经地区地层出露齐全,岩性复杂。志留系的泥质粉砂岩、页岩、砂质页岩、细砂岩,石英砂岩等,沿线广泛分布;石炭系的灰白色厚层状灰岩及白云质灰岩,仅零星出露;二叠~三叠系的灰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沿线广泛分布;下第三系的褐红色砾岩仅在瑞昌市零星出露。沿线谷地、河流阶地及湖积盆地区第四系坡洪积层厚一般6~12m,以软土、松软土为主。岗地区以Q2~Q3黏土为主。 本标段桥梁跨越水系主要有长河、南阳河支流、江新河,标段所经河段属于山前区河流,河槽较浅,遇较大洪水即泛滥漫槽,水位涨落迅速,涨落3-5m。 1.2.3气象条件 线路所经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温热,雨量充足,夏季多暴雨,九、十月雨量较小,常呈干旱现象(以地形影响为主)。由于海洋来的暖气受庐山、幕阜山所阻,被迫升腾而造成地形雨。沿线年平均降雨量为1390mm~1450mm之间,年最大降雨量为2165mm~2503mm之间。24小时最大降雨量为167.6mm(1939年6月24日),年均无霜期250天左右。 沿线所经地区,夏季炎热。年平均气温为17.7℃~21℃,历史最高温度为41.2℃(瑞昌市,1966年8月10日)。最低温度为-13.4℃(1969年2月5日)。全年风向多为北东风,汛期最大风向多为偏南风,汛期最大风速为14—18m/s,瞬时最大风速可达20m/s。 1.2.4交通运输条件

文档评论(0)

jiqinyu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