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结构SOI材料和器件物理的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过823260 新结构soI材料与嚣件物理研究 新结构SOl材料与器件物理研究 朱呜(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指导导师:林成鲁研究员,朱剑豪教授 摘要 集成电路正在从微电子时代发展到微纳电子时代,现有的体硅材料和工艺正接近 它们的物理极限,遇到了严峻的挑战,必须在材料和技术上有重大突破。SO[(Silicon OilInsulator)技术能突破体硅材料与集成电路的限制,将成为微纳电子时代取代现有 体硅材料的核心支撑技术之一。SOl技术和体硅技术相比拥有许多不可比拟妁优势, 然而,传统SOl材料中低热传导率的Si02埋层所引起的自加热效应,阻碍了SOI技 术在高温、高压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寻找具有高热传导率的Si02埋层的替代 者就变得非常重要。 本论文正是在上述背景下,结合我们承担的973、国家自科学基金等项目开展 Like Carbon)、SiO。N。为绝缘埋层的新结构SOI材料;第二,通过数值模拟的方 法,研究SOI器件中的自加热效应和浮体效应;第三,研制具有抗辐照特性的 SOICMOS电脉冲时间间隔测定器等。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 创新r『生地采用以氨气为反应气体的超高真空电子束蒸发、等离子体浸没式离子注 入这两种工艺制备了低含氧量、表面平整、绝缘性能优异的A1N薄膜。通过优化的 onA1N)材料。分析表明,SOAN的顶层硅具有良好的单晶质量和电学性能,无定形 的AIN埋层绝缘性能优异,与硕层硅以及硅衬底之问的界面清晰、陡直。SOAN材 料的成功制备为拓展SOI技术在高压、高温领域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on Diamond)}#料。首 首次成功制备了以DLC薄膜为埋层的新结构SOD(Silicon 先,采用等离子体浸没式离子注入.沉积工艺成功制备了表面平整、绝缘性能牵温度 稳定性能优异DLC薄膜。进而,通过Si/DLC直接键合的工艺,成功制备了新结构 SOD材料,分析结果表明顶层硅具有非常好的单晶质量且没有任何缺陷,Si/DLC的 中国秆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支 摘要 界面陡直,粗糙度仅在几个原子之间。 创新性地采用低成本、高效率的氮、氧等离子体共注入结合Si/SiO。Ny直接键合 的工艺,成功制备了以SiOxN。为绝缘埋层的新结构SOI材料。分析结果表明埋层中 由于氧成分的存在,高温退火后仍保持优异的绝缘性能,且与高质量的顶层单晶硅之 间的界面清晰而陡直, 利用二维器件模拟软件MEDICI,首次深入分析和模拟了SOAN村底上不同特征 尺寸MOSFET的电学特性和温度分布,并与传统SOI器件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 SOAN器件沟道区温度升高和负微分电阻现象相比传统SOI器件都有明显的减弱,也 就是说自加热效应得到了明显的抑制。该研究结果证明AIN是传统SOI结构中Si02 埋层合适的替代者。 在深入分析和模拟SOI器件浮体效应的基础上,利用MEDICI对隐埋式p-区体 接触和SiGe窄禁带源这两种新结构器件的输出特性、转移特性、空穴电流等等进行 了系统的数值模拟,证实了这两种器件结构抑制浮体效应的可行性,并对其抑制浮体 效应的机制进行了分析。 SOI 基于1.’um CMOS的设计规则,设计了电脉冲时间问隔测定器的版图和电 路,详细描述了其工作原理以及抗辐照加固的优化设计,并对该电路进行了流片及测 试。结果表明该soI电路在测量精度、测量速度以及抗辐照等方面都优于同类的体 硅由.路。 关键词:绝缘体上的硅(S01),自加热效应,浮体效应,等离子体浸没式离子注入 1I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 !!坚堕!!!!!!!竺!!型!O—IDevice—IPhy—slcs

文档评论(0)

hblybd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