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世界文化遗产清西陵(定稿)
世界文化遗产清西陵
世界遗产申报条件、过程、评价。
风水景观、天人合一
历史上清西陵的管理
正文:
清西陵位于北京西南120公里的河北易县永宁山下,是清朝入关后建造的两大皇家陵墓群之一。清西陵始建于1730年,完工于1915年,其间 185年,相继建成了泰陵、昌陵、慕陵、崇陵等四座皇帝陵和三座皇后陵、三座妃园寝,以及王爷、公主、阿哥园寝四座,埋葬着雍正、嘉庆、道光、光绪等四位皇帝和他们的76位后妃子女,形成了以十四座陵寝为主,行宫、永福寺、营房、衙署为辅的83平方公里的陵区,是现存规模宏大,保存最完整,陵寝建筑类型最齐全的古代皇室陵墓群。 陵区内外更有遗存有清代栽植的古松16000余株,是华北最大古松林。四百多座黄瓦红墙的古建筑在苍松翠柏的掩映下,环境优美,景色壮观。
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皇家陵寝,清西陵规模宏大,保存完整,品种齐全,独具特色。堪称中国两千年来陵寝建筑艺术史上最为辉煌壮丽篇章。巍峨的永宁山如巨龙横卧作为整个陵区的屏障,左有九凤山,右有九龙山作为低岭环护,正南面则有形态端庄的元宝山相照应,五条清澈的河水在陵区蜿蜒流过。这样的自然环境正是历代帝王所追求的完美佳境。经过清代建筑家近200年的精心营造,自然山川被他们做为创作的主体加以利用,而陵寝建筑在追求强烈礼制色彩的同时,更重要的在于 “配合山川之胜势”,有序布列于其间,编织出一幅建筑与风景相辅相成的有机图画,创造了一种人与自然合谐共处的环境氛围,使清西陵成为中国古代风水理论的典范之作。这不仅是大自然的神奇造化,更是人类的巧夺天工,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天才杰作,具有无可比拟的珍贵价值。
一、申遗历程
1996年初,中国国家文物局将清西陵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易县清西陵将和河北遵化清东陵、湖北钟祥明显陵一起作为《中国明清皇家陵寝》项目,捆绑申遗。
自1996年下半年起,按照申报的要求和规定,清西陵开始了申报的各项准备工作。
在申报过程中,清西陵管理处的干部职工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忘我的工作热情积极投身于各项申报准备工作之中,战严寒、斗酷暑,历时四年,完成了各项准备工作,共投入义务工2万余个,投入资金达5千多万元。
建立健全文物档案,高质量完成申报资料的准备工作
申报材料是申报工作的基础。在国家文物局专家的指导下,清西陵成立以管理处原主任邵述同为组长,副主任尚洪英为副组长,管理处有关专业技术人员为成员的申报资料小组。在专家的指导下,经过反复研究,先后完成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材料的中英文本、汇报、幻灯片、录像片的制作。
在档案资料方面,清西陵管理处立足于全面完整的原则,对原有档案进行了进一步的充实完善。特别是建立健全了自建国以来的文保法律法规档案,尤其是建国以来地方政府关于清西陵保护的布告、通告;另一方面建立健全了古松档案,对1.5万株古松逐一建立档案,并挂牌保护;同时,进一步完善了文字、图纸、声像等科学资料档案。共补充完善文书档案124卷,图纸档案87卷,科学记录档案19卷,声像档案159卷,陵寝资料档案50卷,文物档案7卷。
举全县之力攻坚,迅速完成清西陵的环境整治工作
环境整治工作是申报工作中最关键、最艰难的部分。1999年6月,在清西陵环境治理的紧要关头,清西陵的管理体制实行重大改革,清西陵由保定市政府管理,下放到易县政府管理。管理体制的变革,为清西陵的申遗工作注入了巨大的活力。为确保申报成功,清西陵的环境治理工作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全力支持。
1999年8月2日,成立以县长刘建立为总指挥、县委副书记王舟、副县长王胜利为副总指挥,由县委办、政府办、清西陵管理处、土地、城建、环保、工商、交通等部门主要领导参加的清西陵环境治理指挥部。通过请教专家和认真细致的研究,制定并出台了《清西陵环境整治方案》,同时抽调各部门骨干力量全力投入清西陵的环境治理工作,县政府还专门发布了《关于加强清西陵及陵区环境保护与治理的通告》。具体工作主要包括五方面的内容,一是明确保护范围,收回保护区内的土地;二是拆除各类妨碍环境风貌的建筑;三是关停各类危害清西陵自然景观的矿山、企业;四是改造电力及通讯线路;五是绿化陵区;六是修筑神道辅路。
8月3日,清西陵环境整治工作全面展开。在指挥部的统一调度下,各部门、各小组分头行动,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的困难,经过近五个月的努力奋斗,终于打赢了这场环境综合治理的攻坚战。主要工作成果如下:按照清西陵保护的要求,划定保护边界,树立界桩500根,回收保护范围内的土地365亩,明确了依法保护的范围;拆除了各类建筑2.3万平方米,包括民房、各类售货摊点120家;关停了各类矿山、企业59家,包括石子厂25家,石灰厂30家;陵区内5.9公里电力线路、8公里通讯线路全部改造为地下线路;按照资料记载恢复陵区植被,共栽植树木1.2万余株;为保护砖墁地和神道,修筑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