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台湾金线莲丛生芽的诱导与增殖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台湾金线莲丛生芽的诱导与增殖研究

台湾金线莲丛生芽的诱导与增殖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以重庆科技学院生物资源与制药工程研究所组织培养室的台湾金线莲无菌苗为材料。 ????1.2方法 ????1.2.1不同外植体和培养基对丛生芽的诱导影响。分别以无菌苗的顶芽茎段、带1个节的中部茎段和带1个节的基部茎段为外植体,每段长约0.5~ 1.0 cm,分别接种于MS、B,N6、1/2MS 4种不同的基本培养基上,各种基本培养基均附加6-BA 2.0 mg/L+ NAA l.0 mg/L+蔗糖30 g/L+琼脂7g/L,pH 6.0。每个处理接种5瓶,每瓶接种8个外植体。分别于接种后30、45、60d观察记录在不同基本培养基上不同部位外植体诱导丛生芽的情况。培养室温度为26~ 28℃,光照强度1 500~1 800 lx,光照时间12 h/d。诱导率=诱导芽数/接种数。 ????1.2.2不同激素浓度对丛生芽的诱导影响。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蔗糖30 g/L+琼脂7 g/L,pH 6.0),带节基部茎段为接种材料,考察生长调节剂6-BA和NAA不同浓度比对其诱导不定芽的影响,每因素均设3个处理水平。每玻璃瓶接种8个外植体,每处理每次接种5瓶。培养室温度为26-28℃,光照强度1 500~1 800 lx,光照时间12 h/d。60d后统计诱导率,诱导率=诱导芽数/接种数。 ????1.2.3不同接种密度对丛生芽的诱导影响。以无菌苗基部茎段为外植体,接种于MS培养基上,培养基中附加6-BA l.0mg/L+ NAA l.0 mg/L+蔗糖30 g/L+琼脂7g/L,pH 6.0。每玻璃瓶分别接种6、8、10、12个,每处理接种5瓶。培养室温度为26—28℃,光照强度为1500~1 8001x,光照时间为12 h/d。60 d后统计诱导率,诱导率=诱导芽数/接种数。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部位外植体不同培养基对丛生芽诱导影响??由表1可知,在MS培养基上,不同部位外植体对丛生芽的诱导效果不同。在诱导初期(30 d)丛生芽的发生较少,其中以基部茎段诱导的芽略多,中部茎段次之,而顶芽只是以伸长生长为主,未产生丛生芽;在诱导中期(45 d)茎段节间腋芽大量萌发,诱导的芽数迅速增多,基部诱导倍数明显超过中部茎段;在诱导后期(60 d)基部茎段丛生芽持续萌生,诱导倍数最大,达3.2,中部茎段的诱导倍数次之,为2.9,顶芽的诱导倍数最小,仅有1.4。 ????从表2可看出,在琰培养基上,诱导丛生芽的能力仍以基部茎段最强,中部茎段次之,顶芽最差。诱导进展情况与MS培养基中大致相同。总体而言,各外植体在B,培养基上诱导丛生芽的效果不及MS培养基。 ????根据表3可得出,在N6培养基中,顶芽诱导的芽数依旧很少,但中部茎段和基部茎段诱导丛生芽的能力与前2种培养基不同。在诱导中期(45 d),茎段节间腋芽就大量萌发,诱导率远大于前2种培养基,其中,基部茎段诱导芽数高于中部茎段;在诱导后期(60 d),基部茎段具有最大的诱导倍数,达2.9,而顶芽的诱导倍数最小,只有1.1。 ????表4表明,在1/2MS培养基上,顶芽只是以伸长生长为主,几乎无丛生芽产生。在诱导初期(30 d)茎段丛生芽的发生较少;在诱导中期(45 d)茎段节间腋芽大量萌发,尤其是中部茎段诱导的芽数迅速增多,诱导倍数超过基部茎段;在诱导后期(60 d)中部茎段丛生芽持续萌生,诱导倍数最大,达2.5,基部茎段的诱导倍数次之,为2.3。 ????综上所述,顶芽由于受顶端优势的作用,不适合用于诱导丛生芽,而中部茎段和基部茎段在MS基本培养基上诱导丛生芽的效果较好。 2.2不同激素浓度比对丛生芽的诱导影响从表5不难看出,在未添加任何外源细胞分裂素的情况下,茎段也能分化出丛生芽,但平均每个茎段产生丛生芽的个数均比其他添加细胞分裂素的处理要少,这说明细胞分裂素的添加有利于诱导不定芽的形成。6-BA与NAA配合使用时,随着6-BA浓度的升高,芽诱导倍数先上升后下降,当其浓度为2.0 mg/L时,芽增殖倍数达最高值。比较而言,以6-BA 2.0 mg/L+NAA l.0 mg/L诱导台湾金线莲的芽增殖效果最好,此时芽增殖倍数最高,达3.3,且表现为叶色浓绿,叶脉明显,苗高茎粗,长势较好。 ????2.3??同接种密度对丛生芽的诱导与增殖的影响从表6可看出,不同接种密度在培养基中都能诱导出丛生芽,但其增殖率有明显的差异。随着接种密度的增大,增殖率先增大后减小,而长势情况则径直减弱。接种密度为6的金线莲增殖率低,但其苗高、茎粗、叶墨绿,而接种密度为12的金线莲增殖率较高,但其苗低、茎瘦弱、叶黄。接种密度8与10相比,增殖率相差不大,但其产生的金线莲苗长势稍好。 ????3讨论 ????(1)试验用台湾金线莲

文档评论(0)

jiqinyu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