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热性疾病及对策.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夏季高热性疾病及对策

夏季高热性疾病及预防方案 唐万勇 武汉回盛生物科技 内容 “高热病”态势 2006-2009年的流行 2010年现状 蓝耳病及蓝耳病病毒研究进展 病原学研究进展 流行病学及传播研究进展 与其它致病因子的关系 对夏季“高热病”的结论 回盛综合性控制方案(讨论) “高热病”态势 1、2006~2008年:蓝耳病与高致病性蓝耳病在全球的发生 2005年至2009年,蓝耳病主要在亚洲养猪国家、俄罗斯、北部欧洲国家、南非、北美(美国和加拿大)发生 2006年至2009年,高致病性蓝耳病的发生国家包括中国、越南、菲律宾、俄罗斯等国家。 2、蓝耳病和高致病性蓝耳病在中国的流行 1995年进入中国(郭宝清等,1996),后随着引种和猪只贸易迅速蔓延至全国范围; 2006年开始出现蓝耳病变异株,病毒致病性增强,导致严重的临床后果和大量猪只死亡或淘汰。 2006~2009年每年夏秋季均出现发病高峰。 PRRS流行回顾2006.5-6 PRRS流行回顾2006.7-9 PRRS流行回顾2006.7-9 PRRS流行回顾2006.7-9 PRRS流行回顾2006.10-12 PRRS流行回顾2007 PRRS流行回顾2008 PRRS流行回顾2009 3、高致病性蓝耳病2010 2010年5-6月,广东、广西、江西、湖南等地开始出现疑似病例,与前几年临床特征一致。 “高热病”的临床特征 “高热病”涉及的主要病因 蓝耳病与高致病性蓝耳病研究进展 1、病原学研究进展 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生物学特征 持续变异=免疫的困难 复制过程中“准种”的产生,多种多样异源性毒株存在 仔猪初生-126日龄,病毒即可变异;每年变异率1-2% 异源性毒株之间交叉保护作用弱 在同一个猪群中,甚至同一头猪体内,可能几株毒株同时存在 持续感染=清除的困难 控制本病中最为重要的特征 免疫抑制=继发感染和严重的经济损失 多种多样的混合感染模式 需要综合性的控制措施:管理、营养方案、保健与免疫 抗体依赖增强(ADE)现象 传播特性 传播方式:“滚雪球”式的传播 传播途径:多样化的传播途径 生物安全体系的应用 PRRSV的持续感染:个体 与其它大多数病毒不同的是,PRRSV既可以持续存在于单个猪只的体内,也可以长期存在于整个猪群中。 PRRSV的持续感染:群体 PRRS对猪群的感染是较为缓慢的过程(虽然近年的高致病性PRRS常快速发病),急性期并非猪群中所有猪只同时血清阳转=未感染猪随后感染,携带PRRSV=持续带毒并继续传播给其它易感猪=…… 猪群“易感亚群”的存在造成PRRS的地方流行-”4-10周龄墙” 后备猪(引进或自留) 断奶仔猪:母源抗体保护时间短(3周左右),仔猪可在4~10周龄感染 生长猪 消除猪群中的易感亚群有助于使猪群稳定。 PRRSV持续感染状态的清除 如果猪群内所有个体都同时得到感染(消除“阴性亚群”),经过一段时间,则排毒减少,病毒在猪群内的循环不复存在,猪群会归于稳定甚至阴性状态。 猪群管理(消除母猪群中的阴性亚群):猪群封闭6个月;后备猪驯化 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全进全出;严格的清洗和栏圈消毒 检测:持续检测 多点式生产:消除PRRSV在母-仔间的循环 分胎次饲养 2、对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的研究 2006-09年,对中国部分地区2005-2007 年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分离株ORF5 基因和Nsp2 基因遗传变异分析,表明: PRRSV出现了变异;-Nsp2基因缺失30个氨基酸; 全国各地毒株的亲缘关系较近,基因同源性超过90%。 高致病性PRRS:病理学 3、传播和生物安全进展 后备猪:引进后的隔离和驯化非常重要!! 人员:可以传播 车辆:非常主要的传播途径!! 车辆清洗并消毒后8h,仍可传播此病 国外建立了TADD措施,用热风吹干车辆 空气: 已经证明空气可以传播该病,距离达4.5km; 强毒株比普通毒株的传播速度更快 病死猪 4、“高热病”:病因 高致病性PRRSV 猪瘟、伪狂犬免疫失败和野毒存在 圆环病毒2型 细菌性病原 副猪嗜血杆菌 链球菌 沙门氏菌 肠外大肠杆菌 应激 霉菌毒素 对“高热病”的初步结论 “高热病”是复杂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猪群的结果。病因既包括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也包括其它病毒、细菌、猪群应激和霉菌毒素。 “高热病”可迅速在某一地区传播,导致严重的临床后果,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案。 疫苗免疫对预防“高热病”可能有一定效果,但是不能保证猪群不发病。 综合性的措施进行预防是保证猪群安全的有效手段 生物安全 细菌性病原的预防 免疫力提高 霉菌毒素控制 应激的控制 回盛综合性控制方案 (讨论) 1、生物安全 翻译和编写《蓝耳病生物安全手册》,7月中旬印刷-唐万勇 产品: 消毒剂 驱虫 猪病检测所开始

文档评论(0)

jiqinyu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