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害虫种群动态与虫害形成机制
自然条件下,害虫(insect pests)为害作物后,作物受害程度取决于害虫种群(pest population)数量、作物的抗虫性(pest-resistance of crop 或crop resistance to pest),而害虫种群数量变动又取决于害虫本身的生物学潜能和外界生态条件,所以, 农业害虫构成为害是害虫、环境和寄主作物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般情况下,害虫密度大,环境条件适宜,寄主植物抗虫性弱或处于易受害期,害虫造成为害的可能性就大。如果这3条因素仅具备其中的1-2条,不能造成灾害。 第一节 害虫防治的生态学基础 ?除了对检疫害虫、卫生害虫及其他特殊领域的害虫采用消灭为目的的策略外,农林害虫综合治理的目的就是将害虫种群可持续地控制在经济损失水平以下,以实现最佳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然而,农业害虫是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组成部分,它们的种群数量变动受周围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环境的相互作用。 因此深入研究农田生物群落生态和农业害虫种群生态,了解农田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种群数量变动规律及其自然控制机制是进行有害生物可持续治理的生态学基础。 2、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 ①植物相(农作物)单一化了,作物的群体数量增大,成了生态系食物链的首链和食物网的中心生物。 ②与作物相关的植食性动物和致病微生物及其天敌占居了营养链的首位,有些成了优势种群,而原来的其它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则受到抑制,甚至被灭绝,与其的营养联系从而被削弱或消失。 ③由于农产品的收获和贮藏,中断了部分物质和能量的自然交换过程,而需通过施肥来补充农作物所必须的营养。 ④由于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耕作管理制度的变更,将引起年际间的农田生物群落演替(community succession);或防治害虫不当,造成农药残留(residue)污染环境,大量杀伤天敌,使害虫减弱控制因素,从而使有些潜在性的次要害虫很容易上升为重要害虫;一些曾被控制了的害虫因控制因素被削弱或产生抗药性(resistance)而引发再猖獗(resurgence),使农业生态平衡不断被打破 2、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 由以上总结可以说:农业生态系具有以下特点: 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结构较简单, 在时、空变迁中是不连贯的,物质循环需要不断补充; 由于作物种群的单纯性和不稳定性,可以引起生态系的单纯性和不稳定性。 所以,它是一种极不稳定的生态系。 ??????二、害虫种群的增长规律 某一特定时期的昆虫种群数量是其出生率和死亡率相互作用的结果。 也就是说,昆虫在一般情况下,增殖潜力总是呈增加的趋势,但是却又被环境中各种抑制种群数量的因子平衡,其结果表现为此时的种群密度。各种环境因素并不是恒定的,是以规律性的(如温度的季节性变化)和不规律性的(如湿度变化)方式波动,因此,导致昆虫种群随之波动。 如果环境条件不发生剧烈地变化,昆虫的虫口密度一般不会急剧升、降或灭绝,而是以平衡密度为中心来回波动,这一过程称为自然控制。 实例:阿勒泰草原野鼠集体自杀 1993 年6 月上旬,我国新疆北部阿勒泰草原上发生了一件使当地哈萨克牧民惶恐不安的事:在阿勒泰、塔城两地区的草原上突然鼠尸遍地,在福海县布伦托海,不仅湖边草滩上有大量的死鼠,而且湖面上也漂浮着大量死鼠,在和布克赛尔县的一水闸口处就捞起死鼠30000 只。 新疆自治区畜牧部门和防疫部门对此十分重视,迅速派大批技术人员到现场调查,结果报告是这次大量自毙的野鼠叫黄兔尾鼠,主要以草籽和草根为食,是一种草原害鼠,现场解剖死鼠未发现有明显病变。牧羊犬天天食死鼠也没有不良反应。在鼠死多发地区也没有发现人、畜患病或死亡。 新疆阿勒泰草原的黄兔尾鼠从1990 年以来鼠密度一直在上升,于1992年秋天达到极限,当种群数量大增超过其环境的负载力时,由于食物不足,导致身体虚弱,出生率降低,幼仔发育不良,抗病力也随之降低,死亡率就会增高。在这种恶劣的形势下,以往生活的乐土已不能满足黄兔尾鼠生存的需要,黄兔尾鼠不会坐以待毙,更不会自杀,而是大批结群迁移到别处去求生,实际上就等于是逃荒。 在迁移过程中遇到不利情况,如前有大湖挡路,也会奋不顾身地往前抢渡。一些黄兔尾鼠由于体力不支,便丧生湖上,体力较好的幸存者继续前进,不久也会全军覆灭。等过几年后,草原上被破坏掉的覆盖植被重又生长起来,使少数残存的黄兔尾鼠得以藏身,也能取得足够的食物,到那时黄兔尾鼠的种群又会增长,开始新的循环。当然,流行疾病也能造成大量黄兔尾鼠死亡,但这次经鼠体解剖,并未发现有任何明显病变,当地人畜也未受到感染,因此,病死不可能是主要原因,而可能是黄兔尾鼠短时间内大量自然死亡为种群自我调节又添了一个典型例证。 一)昆虫种群的自然增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出栏优质奶牛4500头养殖场环评报告书及千头奶牛可研报告.doc
- 出租车数字计费器设计.doc
- 分子筛ZSM-5商业计划书(2014年).doc
- 函数最值和极值的解法及其在生活当中的应用毕业论文-24.doc
- 刀具半径补偿的探讨.ppt
- 凯润网络医疗项目解决方案.doc
- 室内装修工程售楼处精装招标文件.doc
- 室内装饰工程及外墙正立面装饰工程招标书.doc
- 室内装修理论讲解(美学篇)第一章_美的本质与特性-合肥室内设计培训.ppt
- 室内花卉装饰.doc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哈通信: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商证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宏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2024 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pdf
- 品创控股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2024.pdf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361度国际有限公司二零二四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西能源:2024年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