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校园传统文化墙.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校园传统文化墙

石奋父子敬谨持躬忠孝慈悌万石家风 石奋恭谨  汉 大中大夫石奋。无文字。极恭谨。四子皆以谨。官至二千石。因号万石君。归老于家。过宫门。必下车趋。见路马。必式。子孙为吏来谒。必朝服见之。不名。子孙有过。为便坐。对案不食。诸子相责。肉袒谢罪。改之。乃许。 许止净谓石家父子。以敬谨持躬。故事君则忠。事父则孝。教子则慈。治民则化。文王以小心翼翼而兴周。武侯以一生谨慎而治蜀。至晋则竞尚旷达。倮身相对。子呼父名。蔑视礼法。遂召五胡之乱矣。 (汉)有个大中大夫石奋,他虽然没有高才深学,可是做人很恭敬谨慎。他有四个儿子,个个都因为谨慎,做了俸禄二千石的官。因为这个缘故,人家把石奋称做万石君。万石君在朝廷里告老退休,回到了家里。但是偶然经过皇帝的宫门,必定下车小步地、快快地、恭敬地走过。看见了皇帝所用的车马,一定俯下头,表示恭敬。他的子孙有做了官来拜见他的,万石君必定穿了朝服才见他们,也不再直呼他们的名字(表示尊重)。子孙偶然有了过失。万石君就便坐(家中非正式厅堂)着,对着桌子不肯吃饭。等到儿子们大家互相各自责,脱去上身的衣服谢罪,改过了。他,才肯吃饭 陆续之母。探狱洛阳。作食馈子。葱寸肉方。 续母方肉 汉 陆续母。吴人。治家有法。续为太守尹兴门下掾。时楚王英谋反。事连续。逮系洛阳狱。母自吴至洛阳。无缘见续。但作食馈之。续对食悲泣不自胜。使者问其故。续曰。母来不得相见。是以悲耳。使者问何以知之。续曰。母切肉未尝不方。断葱以寸为度。是以知之。使者访诸谒舍。果然。嘉之。为上书述续行状。续得赦还。 吕坤谓人未有心正而事邪者。亦未有事慎而心苟者。陆续母切肉未尝不方。断葱以寸为度。卽此二事。而其平生之端方。言动之敬慎。可以类推矣。吾故录之。以为妇女者取法焉 (汉)陆续的母亲,是吴地(今江、浙)人。她治理家政,井井有条。陆续在太守尹兴的门下做属官。这时候楚王刘英造反,连带了陆续在内。于是把他逮捕到洛阳,关进牢狱。他的母亲得知了这件事,就赶紧从吴地赶到洛阳来。可是没有办法子和儿子见面,只能亲自做了食物,去送给儿子吃。陆续看见狱卒送进来的食物,就哭个不停。朝廷派来的官员,见他这样哭,觉得很奇怪,就问他这是什么缘故。陆续说:“我母亲来了,我却不能见着母亲的面,因此很悲伤。”那个人又问他,怎么知道是你的母亲来了。陆续回答:“我母亲切肉,一定块块是四方的;断葱,一定是一寸长。我见了刚才送进来的东西,所以知道我母亲来了。”派人到旅馆里一问,果然是陆续的母亲来了,那官员就很称许他。又上奏章到皇帝那儿,说陆续平日的品行很好。这件事,显然是误会的。因此陆续就被免了罪。 荣绪拜经 南宋 臧荣绪、幼孤。灌园以供祭养。母殁。朔望辄拜。甘珍必荐。隐居京口。教授生徒。学者称为披褐先生。甄明至道。惇爱五经。以孔子庚子日生。其日、陈五经。衣冠拜之。又以饮酒乱德。言常为诫。其纯笃如此。 孔子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为万世礼教之师。是五经所在。即礼教所在。臧荣绪以尊敬孔子而笃爱五经。以孔子生于庚子日。乃于是日陈列五经。且具衣冠而拜之。而谓五经可废也否耶。 (南北朝南朝宋)臧荣绪,从小失去了父亲。他亲自在园地里耕种,用收获的谷物、蔬菜,祭祀祖宗,供养母亲。后来,他的母亲过世了。他在初一和十五这两天。总是很恭敬地拜祭。每当有了甜美珍贵的食物,也一定要供奉给祖宗的。臧荣绪隐居在京口(今江苏丹徒),教授学生。他虽然不做官,却是很有学问。当时的人都称他为披褐先生。他为人真诚笃厚,言行显示出至理大道。笃爱《诗经》、《书经》、《易经》、《礼记》、《春秋》,这五部经典。因为孔夫子是在庚子日出生的,每到这一天,荣绪就把这五部经书庄重地陈列在书桌上。穿上礼服,戴上礼帽,敬拜。又因为饮酒会扰乱人的德性,所以他常常说着警诫的话。他平生品行的纯正、笃实,大概都是这样的。 义 林深则鸟栖。水广则鱼游。仁义积则物自归。人知畏避灾害。不知行仁义则灾害不生。仁义在心犹饮食资身。可存其性命。 ——李世民 珠崖二义吏搜得珠母女争死得以全躯 珠崖二义  汉 珠崖令死。继妻有子九岁。前妻之女名初。十三岁。奉丧归。时珠禁甚严。继母有珠系臂。弃之。其子拾而置之母奁。母女皆未觉。至关。吏搜得珠。曰、嘻、谁当坐罪。女曰。母已弃。初取藏。当坐初。母曰。我爱之。当坐我。母女争死。相对泣下。吏钦其义。宁自坐。弃珠而遣之。 吕坤曰。此天理人情之至也。可泣鬼神。可贯金石。可孚豚鱼。可化盗贼。初之年仅十三耳。而能若是。殆天植其性欤。而继母之贤。晚世所希。惜史佚其姓耳。人称珠崖二义。不亦宜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qinyu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