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玉米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玉米地老虎 地老虎老龄幼虫 地老虎成虫 (1)地老虎:又称地蚕、土蚕、切根虫 危害特点:地老虎一生分为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阶段。地老虎一般以第一代幼虫危害严重,各龄幼虫的生活和危害习性不同,一、二龄幼虫昼夜活动,啃食心叶或嫩叶,三龄后夜间活动频繁,咬断幼苗基部嫩茎,造成缺苗,四龄后幼虫抗药性增强。 农业防治: 利用黑光灯和糖醋液诱杀。铲除杂草。 药剂防治: 1、呋喃丹种衣剂拌种或50%辛硫磷乳剂0.5千克加水30~50升拌种子350~500千克。 2、对4龄以上的幼虫用毒饵诱杀效果好。将0.5%千克90%敌百虫用热水化开,加清水5升左右,喷在60千克炒香的米糠或麦麸上搅拌均匀即成。每亩用毒饵4~5千克,于傍晚撒施。或傍晚每亩地放60~80张泡桐树叶,老叶比嫩叶好,翌晨可在叶下诱到地老虎1~6龄幼虫。或用40%毒死蜱400~500喷在玉米苗上。 即将孵化的虫卵 玉米螟各种不同形态 ⑵玉米螟:又称玉米钻心虫 危害特点: 心叶被咬穿后,展开的玉米叶出现整齐的一排排小孔即是玉米螟为害。蛀入果穗后咬食籽粒并造成腐烂。幼虫云白色,背面带粉红色、青灰色或灰褐色,头褐色,有黑点。蛹褐色,胸部背面略有脊起,化蛹在寄主茎内,有薄茧。 农业防治: 越冬期防治。4月底以前把玉米杆、穗轴作为燃料燃烧或作饲料加工粉碎。 药剂防治: 心叶期,用50%辛硫磷乳剂或40%乐斯本乳剂0.5千克拌40千克细纱(或煤渣);也可用3%呋喃丹颗粒剂每亩2千克对5倍细纱,制成毒砂,撒在玉米心叶中。药液灌注法可用80%敌敌畏乳油,稀释成2500~3000倍液,每株玉米灌10~15毫升,对玉米蓟马也有很好的防效。穗期防治。用50%敌敌畏乳剂0.5千克,加水500~600千克,在雌穗苞顶开一个小口,注入少量药液,1升药液一般可灌雌穗360株。 生物防治: 在玉米螟产卵的始期、盛期、末期分别放赤眼蜂或用微生物农药杀螟杆菌或喷灌BT乳剂。 (3)玉米蚜虫 玉米蚜虫属同翅目,蚜科,主要危害玉米、高粱、小麦、谷子等作物, 危害特点以成、若蚜刺吸植株汁液。苗期蚜虫群集于叶片背部和心叶造成危害。轻者造成玉米生长不良,严重受害时,植株生长停滞,甚至死苗。此外还能传播玉米矮花叶病毒病,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 药剂防治: 一是要注意,玉米苗期杂草间瓢虫、食蚜蝇、草蛉数量较多时,尽量避免药剂防治或选用对天敌无害的农药防治。 二是在蚜虫盛发前要进行防治: 1、喷雾。亩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15克或BT乳剂每亩200毫升,加水30公斤,或25%灭幼脲3号胶悬剂1000倍液;或50%抗蚜可湿性粉3000-5000倍液。 2、根区施药。每亩用40%辛硫磷乳油100-150毫升,拌细土10-15公斤,于玉米蚜虫初发阶段,在植株根区周围开沟埋施。 (4)玉米粘虫 为害特点: 粘虫属鳞翅目夜蛾科,又名行军虫、剃枝虫。粘虫为食叶性害虫,1~3龄时仅食叶肉,将叶片食成小孔,3龄后蚕食叶片形成缺刻,5~6龄为暴食期,大发生时,常将作物叶片全部食光,穗部咬断,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 农业防治: 1、防治粘虫必须把幼虫控制在3龄以前,在控制麦田第一代粘虫危害时,应考虑小麦抽穗期是大量益昆虫的发生高峰期,应尽量使用生物药剂,减少与生物防治发生矛盾,以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2、诱杀防治:在成虫发生期,田间插杨树枝把或谷草把、放置糖醋盆诱杀成虫,大发生年份可显著压低田间卵和幼虫的发生密度,减少用药次数1-2次。成虫产卵期在作物田插谷草把诱蛾,定期集中烧毁处理,可明显降低田间虫口密度。 药剂防治: 在苗期百株有幼虫20-30头,或玉米生长中后期百株有幼虫50-100头时,在幼虫3龄以前,每公顷用灭幼脲l号有效成分15-30克,或灭幼脲3号有效成分5-10克,加水后常量喷雾或超低容量喷雾,也可用90%敌百虫1000倍液或80%敌敌畏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25%氧乐氰乳油2000倍液均匀喷雾。 小 结 亚洲玉米螟﹡、灰飞虱﹡、地老虎﹡、玉米蚜虫、粘虫、棉铃虫、红蜘蛛、呆黄蓟马等 主要害虫种类 小斑病﹡、大斑病﹡、玉米纹枯病、粗缩病﹡黑粉病﹡、黑穗病﹡、褐斑病、叶斑病、锈病等 主要病害种类   1.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抗病品种,且适时播种,合理密植,间作套种,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以降低田间温度,促进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性。  2.减少侵染源:拔除病株,集中烧毁,减少次年初浸染源。  3.错期播种,治虫防病:粗缩病和矮花叶病,分别由灰飞虱和蚜虫传毒,应在传毒之前消灭虫源或错开5月底播种。  4.药剂防治: 地下害虫蝼蛄、蛴螬、地老虎等的防治 (1)秋耕深翻可直接杀死幼虫,并破坏越冬环境。 (2)毒饵诱杀将麦麸、豆饼炒香,用辛硫磷拌种,趁傍晚空气潮湿时撒于地表,防治效果良好

文档评论(0)

jiqinyu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