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認知到行動.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如何從認知到行動.ppt

走在山海河間的沉思 主講人:李偉文 湯城牙醫診所 醫師 荒野保護協會 榮譽理事長 教育部 環保小組顧問 國科會 節能減碳計畫諮詢委員 青輔會 青年行動計畫諮詢委員 賞心樂事的再發現 我不敢做個愛好大自然的人 邁向荒野 存在的價值 這是我們的台灣嗎 ? 台灣成為環海卻不靠海,鄰河卻無法近河的乾枯島嶼 人塑造環境,環境塑造人 看不到海,我們如何成為海洋民族? 島國心態,海盜性格與海洋民族 海洋文化或海鮮文化 Panmixis-達爾文所創造的字 地球的極限 進步的科技與極致的管理技術,已改變了世界面貌 為何人類文明已面臨不永續的危機? 我們只有一個地球──自然資源的限制 後石油時代,台灣準備好了嗎? 油價飛漲,運費飆高,世界糧荒的未來 為什麼台灣農地愈破碎,生產力愈低,登記農民的人數卻愈多?(近幾年增加七萬戶) 為什麼高山砍森林種茶和水果,破壞水土,平地農田卻休耕拿來種樹? 農地不種稻子改種屋子 近幾年,台灣有1700座大安森林的耕地從地球上消失 其中有15個台北信義區的面積,蓋了豪華農舍 1999年修改農業發展條列,2000年開放農地自由買賣,每0.25公頃(750坪)可蓋十分之一面積的10公尺高農舍(2007年差一點通過成0.066公頃(200坪),農地就可蓋農舍)。 大建設大崩壤 …這一部可怕的機器轟轟的運轉著,沒有任何人知道該如何停止它。就好像控制面板上,只有「啟動」按鈕,根本沒有「停止」的按鈕。 為了贏得選擇,公共建設變成討好選民,換取選票的「支票」 「還地於河」的時代來臨 氣候變了,傳統的治水思維也要改變,許多研究已經證實,以河川整治為主的防洪工程無法解決水患問題,反而帶來更大的災害。 荷蘭,以前與海爭地,從2006年起,花了二年時間,凝聚共識,決定把土地還給海洋。 凡是跟大自然「借」來的土地,大自然都會「要」回去 與水災共同處 當人類住在不該住的地方,對土地超限制的利用,當然得面對大自然的反撲 有擔當的畫出「洪泛區」,而不是,堅持台灣每一寸土地都“不淹水“ 地小人稠的台灣,又面臨著氣候變遷的不確定性,? 台灣人須擁有與颱風、地震、水災共同相處的能力與智慧。 什麼是綠色消費? 綠色消費的理念強調日常生活中做環保。 綠色消費的原則是當我們在做「消費、採購」行為時,我們必需瞭解其「意義」,其「影響」。 綠色消費的具體做法是選擇在生產、運輸、消費、丟棄過程,以及產品包裝內含物本身,能關切到綠色的理念,減少對地球環境的衝擊的「綠色產品」。 綠色消費的目標是藉由較正確的(綠色的)消費者行為,引導改變廠商的生產、銷售特性、而減少地球的污染負荷,也減少住家附近的垃圾問題 想像一個不再有垃圾的世界 美國用於製造耐用品所開採的資源,超過九○%幾乎立即變成了廢物。 產品本身通常只包含用於製造和運輸它所需原物料的五%而已。 從搖籃到搖籃 「減少破壞」這種思考方式,「是人類想像力的失敗」,由這種觀點而描繪的未來圖景,是黯淡無光而令人沮喪的。  打破「廢棄物」的概念,沒有東西是「廢棄物」──不是儘量減少,或者避免廢棄物──而是透過設計來徹底消除廢棄物。 一百哩飲食 吃得新鮮健康,低碳環保。 農夫市集,生產者面對消費者說故事。 北美超市物品平均旅行2400公里 食用在地農產品,可以改善世界環境。 不同社會價值的比較 .全球化大崩壞  面對全球的崩壞  經濟全球化對自然資源的耗損  善用全球化的改善力量 一本書,無數恩情債 對環境真正有幫助的做法,真正有意義的教養方式 一棵樹木因我們而倒下,我們有決心一定要保護下一片森林以為回報 「如是我聞」 .文字因緣骨肉深 共業與共願 人無法自外於環境,脫身於天地之間 環境問題的特徵:延緩性,承載量與臨界點 * * 當環保成為普世價值之後 如何從認知到行動? 從一時感動到長久行動? 人情連結 先做朋友,再做事 與生活結合 優先順序的提升 道德的負担或許會逼我們想做點什麼, 但是往往半途而廢,久而久之, 甚至因為沮喪而麻木了 吉普車、烤肉、撈水草、捕魚、捉昆蟲??? 滿山遍野的民宿農舍,全都是自稱熱愛大自然的人 山林之美,必須走段路,流些汗,喘喘氣, 甚至會受點傷,去接近它並崇敬它 生命中充滿太多輕易的進出, 我們如何看待高山纜車與森林 遊樂化 萬事萬物都會關聯到其他萬事萬物 渾沌理論與蝴蝶效應 三、維持現在的社會 1. 強調官僚組織與效率 2. 自由市場分配私有財 3. 強調競爭 4. 複雜、刺激的生活方式 5. 重視充分就業以發展經濟 三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