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国内图书分类号:U445.7+2 学校代码:10213
国际图书分类号:624 密级:公开
工工工学学学硕硕硕士士士学学学位位位论论论文文文
聚氨酯粉煤灰复合材料在桥梁结构抗震加
固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硕士研究生:李永学
导 师:刘贵位 教授
申 请 学 位:工学硕士
学 科:桥梁与隧道工程
所 在 单 位: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答 辩 日 期:2011 年6 月27 日
授予学位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Classified Index: U445.7+2
U.D.C: 624
Dissertation for the Master Degree in Engineering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UFA IN BRIDGE SEISMIC
REINFORCEMENT ENGINEERING
Candidate: Li Yongxue
Supervisor: Prof. Liu Guiwei
Academic Degree Applied for: Master of Engineering
Specialty: Bridge and Tunnel Engineering
Affiliation: School of Transportation Science Engi-
neering
Date of Defence: June 27th, 2011
Degree-Conferring-Institution: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摘 要
摘 要
自1971年美国加州发生了圣费尔南多大地震以来,延性抗震设计理论便逐
渐取代了单一的强度设计理论,成为了世界各国桥梁工程抗震设计的主流。目
前,美国、日本等世界工程抗震先进国家的桥梁抗震设计规范均采用了延性抗
震设计理论作为其设计的主要依据。
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国家交通运输部颁布了新的《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
则》“细则” 中首次引入了延性抗震设计理论的概念,我国桥梁抗震设计方法实
现了从弹性设计理论向弹塑性设计理论的转变。但是,我国以前的桥梁抗震设
计一直采用1989年颁布的《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规范” 中使用的综合安全
系数C 不但忽略了结构延性在桥梁抗震问题中的重要性,而且缺乏对既有桥梁
z
结构的延性评估。因此,面对我国众多处于地震高发地点的桥梁,如何采用科
学手段对它们的延性抗震能力进行分析,并对其中不满足延性要求的进行必要
的抗震加固,是摆在从事桥梁工程抗震研究工作者面前急需解决的重要研究课
题之一。
本论文首先通过学习,初步掌握了桥梁延性抗震设计理论,在此基础上结
合我国桥梁工程技术特点利用C语言编制了“钢筋混凝土桥墩抗震安全性能评
价”程序,提出了既有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桥墩结构的抗震安全性能的评估方
法;其次,针对不满足“新规范”规定的抗震安全性能的桥墩结构,介绍了由所
属课题组研究开发的新型PUFA抗震加固材料,并通过理论计算明确了利用新
型桥梁抗震加固材料PUFA对既有钢筋混凝土桥墩结构的加固效果。本论文的
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
1.利用钢筋和混凝土的应力与应变关系,理论推导出矩形截面弯矩与曲率
的弹塑性关系(M- Φ曲线)以及钢筋混凝土桥墩结构的水平力
文档评论(0)